浅析以俱乐部制教学模式开展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53410 日期:2024-01-10 来源:论文网
论文关键词:俱乐部制 高校 公共体育课
  论文摘要:通过传统体育课教学与俱乐部教学对比研究,从而验证俱乐部制教学是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较为适用的模式。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人,过去传统的体育教学形式已无法适应高校人才培养的需要,更难以实现学校体育的目标。因此,河北省部分普通高校在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中实施俱乐部式教学,这种俱乐部制教学模式较传统体育教学更能满足学生兴趣、爱好,发挥其运动特长,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运动技术及相关的理论知识,培养终身锻炼的习惯。经过几年的实践验证,俱乐部教学是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较为适用的模式。
  一、俱乐部制教学更新了教学观念
  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实施改变了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要求广大教师由多年已经习惯的、传统的教学思想转变到“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思想上来。传统的体育教学强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技能为中心,而体育俱乐部教学主要是以学生健身活动为主,教师教学方式由主导地位变为辅导地位,为学生练习提供相关技术咨询等。通过体育教学不仅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体育技术技能,而且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提高了健康水平,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俱乐部制教学重视学生个性发展
  俱乐部制教学能够以人为本,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它采取单一的专项学习,在尊重个人兴趣与身体条件和运动水平的前提下,对某一项目进行系统的学习。即从初级班到中级班,再晋升为高级班,这些晋升是根据个人身体素质、能力及技术掌握的程度而定,身体条件好、技术水平高的同学,一人学即可进行相适应的中级班或高级班学习,这样一来,使得在中学阶段建立起来的体育兴趣继续提升,使得已掌握的体育技能得以进一步提高。就个体而言,是一个体质不断加强、运动技能不断提高、体育兴趣不断加深的动态过程。而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按自然班教学,教师在内容的安排、练习方法、难易程度上不得不把标准确定在中间层次,照顾大多数,使得兴趣浓厚,技术、技能较好的同学不能尽兴,甚至达不到提高的目的,无法充分的表现,欲望得不到满足;而对于技能较差的同学,又无力去表现,教学对象的差异性过大,无论是场地器材的保证能力,还是教学方法的改进,都难以使得每个同学欲望充分满足、体能得到充分调动。
  三、俱乐部教学充分发挥教与学的优势,拓展了教学时空
  传统的体育课每周1次学习,如因身体或其他原因不能参加,就没有弥补上课的机会。俱乐部使得上课时间大幅度的延伸,每周从周一至周六,每次教学时间为60分钟,每周2次,每学期完成规定的学习时间,自主确定具体上课时间,使得学生参与学习的时间上具有灵活性的选择。
  管理的灵活性。由于个人体能、技能的基础不同,每个学生可根据自身基础条件参与一个专项的不同层次班级学习,掌握较快的学生可以晋升到高一层次学习;反之,掌握较慢的学生可以在该层次上反复训练。身体条件好、素质好的同学,在完成必修课的同时,还可以选择其他项目学习,灵活管理。
  学校尽可能创造条件设置更多项目体育课程,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担当得心应手的项目教学,把标准的示范动作展示给学生,简捷明了的讲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根据自己爱好与特长,根据自己的评价,选择适合自己风格的教师。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如近期学习负担、身体状况,自我调整参与俱乐部的时间,调整运动负荷,这会更好的做到体育锻炼与脑力劳动相结合。
  由于俱乐部制教学是按学生个人兴趣、身体条件、技术掌握程度而组织的集教学、训练与比赛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它可以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运动技术技能,培养终身锻炼的习惯因此,俱乐部教学是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较为适用的教学模式。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