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1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52395 日期:2024-01-02 来源:论文网

  摘要:教学是一项任重道远的任务,只要教师勤于思考,就会发现许多有趣的学习方法,而只有教师把这些方法教给学生,才能让学生摆脱枯燥乏味的课堂,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
  关键词: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实践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逐步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动性、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转变学习方式要有方向性和目的性,要确定重点,求真务实,有的放矢。
  
  1 变他律的被动学习现状,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1.1 预习前给方法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应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说明方法的指导在《新课标》中仍没有摈弃。学习母语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即听到的都是汉语,看到的都是汉字。孩子一出生就处于汉语、汉字和民族文化的海洋之中。加之,小学生语文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关键在于语文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自觉拓展学习方法,进行预习指导,扫清生字词障碍,围绕思考与练习自学,搜集与课文有关的资料,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来,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1.2 课堂中给时间
  《新课标》中明确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材也很精彩:或语言优美,琅琅上口;或形象生动,扣人心弦;或哲理深刻,发人深思……所以语文学习应该让学生在富有韵味的语言世界里去体验五彩斑斓的生活,去感悟善恶美丑的人性,去实现心灵的沟通。只要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学习,反复读书,在读中感悟,读中联想,读中圈画,读中品美,读中创造,一定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达到“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
  
  1.3 总结时给机会
  善于总结,才会有提高。学生的总结,既是前一个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的综合,又是下一个学习过程的起跑点。当语文的学习中学生、教师、读本之间的对话达到颠峰时,一些生成性资源得以充分挖掘,学生的情感洋溢万分,教师给了学生机会,让学生自主总结,在情感声中得以升华,在学法上得以概括,与读本对话将会达到感性与理性的和谐统一,这样自主学习才有保证。
  
  2 变单一个体学习现状,培养合作交流能力
  
  2.1 告诉学生合作交流学什么
  课堂教学是开放的,学生就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合作伙伴,以及合作交流的问题。在学生合作学习交流之前,教师对课文中的重点、难点、关键处做教学预设,哪个阶段要解决哪些问题,选择哪种最佳呈现方式,让学生明确这阶段的学习任务,做到有的放矢。
  
  2.2 告诉学生合作交流怎样做
  首先要明确小组角色、分工,做到全面参与,然后告诉学生要有自己的思考,并且交流意见,让个体在小组中动起来,最后要能表达自己的想法。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3 变机械的接受学习现状,培养探索实践能力
  
  3.1 探究自己的疑问
  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问题,自主探究,自主实践,让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生需求得到充分尊重,用自己的脑子去思考,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耳朵去聆听,用自己的嘴巴去表达,用自己的双手去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
  
  3.2 探究伙伴的疑问
  学生能积极主动探究实践,形成互动机制,训练竞争意识,促进团体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建立合作规范,培养合作技能,培养尊重他人意见的情感。
  
  3.3 探究教师与文体的疑问
  教师与学生、文体对话,会有一些预设,即有针对性,对于重点难点,牵一发而动全身。学生在探究教师的预设中将更快更准理解课文,突破重难点,将思维引向纵深,培养了自身思维的敏捷性、广阔性,为今后的探究实践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
  在识字教学中,教给学生正确的识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教给了学生正确的识字方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学习方法的选择又是至关重要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时要灵活的选择教学方法。 例如在字音教学时,我们可以根据偏旁让学生猜猜它的读音,如“消、削、抱、姑、苍”等字,都可以根据它们的偏旁读出它们的读音。当然了,并不是所有的字都能根据它的偏旁读出正确的字音,像“捎”,偏旁是“肖”,但它读“shǎo”,而不是“xiāo”,还有“讨”偏旁是“寸”,但它读“tǎo”,而不读“cùn”。但这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好奇心,从而加深学生对生字的认识。
  在字形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歌谣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教学“灭”时,我教学生这样来记:火上盖个盖,一盖火就灭;在教学“料”时,我教学生这样记:今天上集,买米一斗。而在教学“思”时,有的学生则自己编起了歌谣:虽有十个口,却有一颗心;心在田下头,偏爱勤思考。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只要教给学生正确的识字方法,学生就会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到其中来。
  另外在字义教学中,我发现许多字的字形就代表着它的意思,像“捎”和“梢”,虽然都读“shāo”,但“捎”的部首是“扌”,显然与动作有关,“梢”的部首是“木”,当然与树木有关。于是在教学中,我就让学生自己去比较、去分析,引导他们注意区分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学生由此类推,很快便发现了许多小窍门,如“恨”的部首是“忄”,它的字义当然与心情有关,“论”的部首是“讠”,它的字义肯定与语言有关,结果一查字典,与自己判断的一个样。他们高兴的心情自然无法用语言来描述,这就更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总之,教学是一项任重道远的任务,只要我们勤思考,就会发现许多有趣的学习方法。而只有我们把这些方法教给学生时,才能让学生摆脱枯燥无味的课堂,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