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二传队员是一支球队在比赛中进行攻防转换衔接的桥梁和纽带,他的技术好与坏直接影响全队的战术配合和攻防的质量。在排球运动迅速发展的今天,二传队员作为全队的核心是尤显重要的。因此,运动员的科学选材是当前各普通高校的一个重要体育战略措施。本文从现代排球运动发展趋势出发,就二传队员的身体形态、身体素质、生理机能、心理素质和球感,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二传队员 身体形态 身体素质 生理机能 心理素质 球感选材
排球运动作为三大球中唯一没有身体直接对抗的运动,是快速、灵活、高度、力量的全面结合,是现在各普通高校发展排球运动的必然趋势,而这一趋势对排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身体机能等各方面因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传队员作为全队攻防转换的一个重要环节,他必须控制比赛的攻防节奏。因此,这就树立了二传队员在全队的核心位置,所以二传队员的选材和培养成为一支球队能否成功的关键。
根据排球运动员的基本身体形态、身体素质、生理机能、心理素质、球感等特征,对二传队员进行选材。
一、 身体形态选材
当今各普通高校的排球运动员都趋向“大型化”的特点,因此,运动员生长发育后的最终身型,是教练员在选材工作中应首先关心的问题。身体形态选材因素很多,下面我把其分为整体特点、上肢各部特点、下肢各部特点三部分进行论述。
1、 整体特点:
身体高而肩宽、腰细,四肢(尤其是上肢)较长而坐高相对较短。这种身材高、上肢长的运动员可以顾及较大的空间,利于争夺网上优势,也有利于增大传球、扣球、发球的力量。根据运动生理学的原理,肩宽、腰细便于肌体协调用力,增强爆发,也有利于动作的快速变化和灵活运用。
皮脂度薄、体内脂肪量少、去脂体重及体密度大的运动员是二传队员选材的主要对象。按运动生物力学原理,体脂是人体运动的负担,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体脂量少、去脂体重及体密度大,则人体的运动器官(如:肌肉、骨骼等)所占的比重则大,因而运动能力强。
测量部位:腰背部、腰脐部、两臂三角肌部、两侧臂部和两侧膝部等部位的皮下脂肪厚度。
2、 上肢各部特点:
要求队员的前臂长、上臂相对较短。前臂长度大,可以增加传球、发球、扣球的力量。还要求队员臂围松紧差大,差值大的表明肌肉紧张和放松的能力强,这是衡量肌肉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二传队员的选材对手掌的大小、手指的长度特别重视。二传队员在传球过程中主要通过手指将球传出,手掌大、手指长能够增加对球的控制面积,提高控制球的能力和传球的准确性。
3、 下肢各部分特点:
应选择骨盆相对较窄的运动员,这样运动员有利于整体动作的快速、灵活。
小腿长、踝围细、大腿相对较短。小腿长是多数高个子运动员的特点,踝围细除了与小腿骨骼和跟腱细有关,还与小腿下肢的软组织少有密切关系,这也是运动员身体比较精干的标志之一。从运动生物力学的角度看,小腿长、踝围细、大腿相对较短的运动员,在下肢长度相同的情况下,这种体型的人,其下肢对髋、膝关节运动轴的转动惯性较小,因而比较省力和易于发挥速度。
跟腱长、足宽而不长,足的蹬地力量大,但蹬地的阻力臂不长,因而有利于步伐移动的快速和灵活。
二、身体素质选材
弹跳能力是排球运动员最重要的身体素质之一。随着排球运动的发展,网上争夺越来越激烈,对抗的空间日益扩大,参与进攻的人员也日益增加,同时,由于二传队员的防守、保护和协调能力的提高,连续扣球、拦网的次数增多,以及快攻战术的发展和变化,对二传队员的弹跳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身高和弹跳能力是构成“空中优势”的两个主要因素,虽然一个球队的胜利不是靠二传的能力获得,但是二传队员在前排时配合二、四号位的拦网也需要具有较强的弹跳能力,否则二传队员就是对方取胜的突破口。尤其是在普通高校中,二传队员个头相对不高的情况下,应重点选拔弹跳能力强、连续弹跳耐力好,并且跑的快的队员作为主力二传。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速度对于二传运动员来说也是相当重要。速度可分位反映速度、动作速度和移动速度,排球比赛是以适应迅速移动的对手和飞速运动的球为特点的运动,因而,速度是衡量排球运动员的一个重要的标尺。灵活性也是衡量二传队员的重要指标,在排球比赛中,球的方向迅速变换,二传队员由起跳传球的动作变为扣球的动作也是需要有较高的灵活性及协调能力。
三、生理机能选材
从全国各普通高校排球运动的发展趋势来看,比赛越来越激烈。一场比赛下来,二传队员产生了极大的身体负荷,而心肺功能的好坏是保证队员能否长时间工作的标准之一。最大吸氧量是反映人体极量负荷时心肺功能水平高低的一个指标,现介绍其测定的方法。
最大吸氧量的间接测定方法——台阶实验法
测定方法:受测者站在踏台前,从预备姿势开始,当听到第一响时,一只脚踏在台阶上;第二响时踏台腿伸直,另一只脚跟上,成台阶上站立姿势;第三响时,先踏台的脚下来;第四响时,另一只脚下地还原成预备姿势。以2秒上下一次的速度连续做3分钟,做完后立刻坐在椅子上测量运动后1-1.5分钟、2-2.5分钟、3-3.5分钟3次各30秒的脉搏数,根据秒表计算台阶评定指数。表中(如下表)A是三次测量脉搏数总和,A下面的纵栏是A的十位数和百位数,最上面的横栏是A的个位数。例如:3次测量脉搏数的总和是153次,先从A的纵栏150处向右横查,再从最上栏3处向下查,纵横交点处58.8即是台阶评定指数。如运动中坚持不下去或上、下慢了3次,腰立即停止运动,并以秒为单位计下此刻的运动时间,同样测量3次脉搏数,以下面公式计算出指数。
评定指数=
注意事项:1、测试者必须严格按照节拍器的节奏上下台阶。
2、每次蹬上台阶时,受测试者的腿必须蹬直。
A 0 1 2 3 4 5 6 7 8 9
90 100.0 98.9 97.8 96.8 95.7 94.7 93.8 92.8 91.8 90.9
100 90.0 89.1 88.2 87.4 86.5 85.7 84.9 84.1 83.3 82.6
110 81.8 81.1 80.4 79.6 78.9 78.3 77.6 76.9 76.3 75.6
120 75.0 74.4 73.8 73.2 72.6 72.0 71.4 70.9 70.3 70.0
130 69.2 68.7 68.2 67.7 67.2 66.7 66.2 65.7 65.2 64.7
140 64.3 63.8 63.4 62.9 62.5 62.1 61.6 61.2 60.8 60.4
150 60.0 59.6 59.2 58.8 58.4 58.1 57.7 57.3 57.0 56.6
160 56.3 55.9 55.6 55.2 54.9 54.5 54.2 53.9 53.6 53.3
170 52.9 52.6 52.3 52.0 51.7 51.7 51.1 50.8 50.6 50.3
180 50.0 49.7 49.5 49.2 48.9 48.6 48.4 48.1 47.9 47.6
190 47.4 47.1 46.9 46.6 46.4 46.2 45.9 45.7 45.5 45.2
200 45.0 44.8 44.6 44.3 44.1 43.9 46.7 43.5 43.3 43.0
210 42.9 42.7 42.5 42.3 42.1 41.9 41.7 41.5 41.3 41.1
220 40.9 40.5 40.5 40.4 40.2 40.0 39.8 39.6 39.5 39.3
230 39.1 39.0 38.8 38.6 38.5 38.3 38.1 38.0 37.8 37.7
240 37.5 37.3 37.2 37.0 36.9 36.7 36.6 36.4 36.3 36.1
250 36.0 35.9 35.7 35.6 35.4 35.3 35.2 35.0 34.9 34.7
四、心理素质选材
运动员在比赛中所完成各种技战术动作,都是在高度紧张、竞争异常激烈的条件下进行的。比赛过程中各种主客观条件变化大、节奏快、运动剧烈,肌体要忍受极度的紧张;比赛战局常常起伏不定,顺利与困难同时存在并迅速转换;场外的观众又表现出各种不同的态度与倾向。所有的一切复杂状况势必同运动员对比赛意义的认识、期望、以及当时的生理状态等因素交织在一起,于是产生了各种复杂多变的情绪。二传运动员作为一支球队的核心和灵魂,他的情绪好坏对整个球队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应该要求二传队员具有较高的自我控制和调节能力,使自己在情绪变化时,能够运用较高的技术动作完成比赛,并且保持良好的比赛状态。所以在选材时心理素质好的运动员优先。
五、球感选材
球感是一种精细分化了的复合知觉,是一种良好的感知和心理反应。二传队员在传球过程中要接队友垫来的不同方向、力量、弧度、速度、旋转的球,如果不能对球有良好的感觉,及时对来球做出反应,就不能将球传到理想的位置。通过对球的若干次接触,尽快掌握球的形状、大小、轻重、弹性等一系列属性,选择对球容易建立精细感觉的队员作为二传运动员。转贴于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五、选材方法
1、调查法:对运动员父母的身高、形态及父母的运动史、爱好、有无遗传病进行了解。
2、测量法:对运动员的身高、坐高、手脚、上下肢长度及其比例进行测量,并据此预测未来。
3、测验法:对运动员主要素质及各项排球专项技术进行测验,预测共今后发展的可能性。
4、观察法:通过一段时间的集训或比赛,对运动员各项身体素质增长情况及比赛中的反映、运用技术能力等方面进行观察。
5、访问法:可通过访问或者讨论,向老师、家长了解运动员的学习情况,运动项目成绩、爱好、性格以及05-3-30和同学之间的关系。
6、比较法:即在同一条件下进行一定的训练后,比较各运动员的各项成绩,分析其发展前途,以便凭优选拔。
参考文献
【1】《培养二传手的关键》——中国排球1998年第一期
【2】《排球的无形技术》——中国排球2002年第三期
【3】《排球运动》——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年
【4】《优秀排球二传运动员科学选材研究》——2003年国家体育研究所
转贴于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