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课程》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代写论文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些都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自我表达能力作为前提。本文就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做了探讨。
【关键词】数学教学 培养表达能力
目前,新课改要求中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能有自我发展的空间,并积极提倡探究、交流式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但从课堂实施的情况来看,往往会出现一种怪现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词不达意,或往往只是用一、两个字、词或公式,干巴巴地回答,表达不通畅;书面表达也是不注意条理,写得乱,写得糊涂,并且总是不能紧扣题目本身,不但缺乏了最起码的完整性,更谈不上应有的条理性和内容的准确性;从中考试卷的变化趋势来看,学生对题目的阅读理解和灵活应用的要求正在逐步提高,要求学生能对已给的条件和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和整合,但是许多学生都不能读懂题目,不能把一些应用性问题抽象转化成数学问题。
另外,在国外,许多教师在教学中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他们认为口头表达能力是现代复合型人才的基本素质。思维敏捷,能言善辩是个人寻求发展机会的重要条件,也是事业成功的保证。
所谓表达能力,是指运用语言文字阐明自己的观点、意见或抒发思想、感情的能力。它包括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数字表达能力、图示表达能力等几种形式。它几乎就是数学学科的能力的综合和体现。数学语言的表达,对学生而言也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的一种反映,现在的新课程下的数学教育已经不同以往,它关注的是学生对知识的应用,更贴切我们的生活,但不少的学生仍然一味的认为数学就是算,就是公式,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很被动,只是一味麻木的应用老师讲的方法和死题型。一旦改变,学生会束手无策,因此时常出现只要老师把题目讲解一下,学生都能够根据自己已经会的数学知识来接替,也就是说,学生不会把和实际相结合的联系抽象转化成我们平时的纯数学的问题。这就是学生缺乏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所造成的直接后果。
数学是模式的科学和语言,是一种文化。作为文化和语言,就要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传播,表达的准确性体现着思维的周密性,表达的层次连贯性体现着思维的逻辑性,表达的多样性体现着思维的丰富性。众所周知,能力和思维相辅相成,而思维的发展同表达能力的发展又紧密相关,这说明要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就必须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通过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因此,我们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有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意识。除具有自然语言表达能力外,而且更要具有运用数学语言(文字和口头)表达数学思维过程和结果的能力,即会读数学,会写数学,会说数学,抓住精确的数学语言与用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仍应结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不断争取把学生培养成学习的主体。让学生自己去研究、去探索,去表达。大胆的给学生向其他同学展示他思考、解题过程的机会,故意设计一定的教学情境与空间让学生自由的发挥,让学生畅所欲言。本人在新课程实施的教学过程中,一直注重学生数学表达能力的培养,具体做法和体会表述如下。
一、教师自身观念的改变
曾经有学生在课后对我这样说到:“其实并不是我们不想把答案说完整、说具体、说准确,也不是自己不会说或说不清楚,而是不少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关心答案和数学性的词语,当我们学生回答问题时,往往刚站起来只说了内容的一部分(纯答案),或者即使因为不会而只能回答出答案的一部分的时候,教师为了赶课堂进度和时间,马上就会挥挥手示意学生:哦,你的意思我明白了;你的意思是正确的……”然后教师自己就会帮学生完成其实学生完全知道的标准答案。这就在不知不觉中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表达的积极性。不少的学生都会在今后的回答问题中,一般只会说答案中教师感兴趣的一部分,对于答案的剩余部分,学生知道老师会为自己作补充的,说不说都无所谓。更让我惊讶的是还有学生说:“其实我们知道正确的语言叙述,但有时候不高兴,嘴上回答的和心里想的都不一样,但自己在做题目的时候就会按照正确的思路去表达。”我忙追问为什么?学生的回答让我感到哑口无言:一般情况下,老师只要听到我们说的答案的几个关键字、词就行了,老师喜欢并愿意听到他们自己归纳出来的答案……
因此,我们教师首先必须认识到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充分肯定表达能力的培养在数学教学中能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不断克服表达意识上的认识偏差。我们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或教学评价中对学生的表达要求认识不到位,只追求答案、结果正确就行,对学生的书写、表达或其他语言叙述都采取无所谓的态度。学生成了“答题机器”,忽视了对学生的表达能力的培养。这样就彻底剥夺了学生展示、表达数学的权利和机会。直接妨碍了学生智力继续、全面的发展,甚至会影响受教育者一生的创造性发挥。这在无形之中就误导了学生。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完全违背了新课程本来想体现的以学生为体的教学理念。
所以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必须首先做到:
①让学生清楚的用语言表达数学的解题程序;
②让学生用语言有条理的叙述解题的思考过程;
③让学生提高说理能力,清楚表达解题思路,从而掌握综合思维能力。
教师的表达意识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首要条件。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表达意识,以培养学生的表达意识和表达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从教师自己做起,确立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1.语言方面要规范
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注重数学语言的规范。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教师的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表达能力,教师的语言是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符合教育教学需要、遵循语言规律的职业语言。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在研究教师各项能力的重要性时,得出的结果是语言表达能力位列26项能力之首。这说明教师在教学中语言表达对学生的影响力是多么重要。
这就给我们教师的语言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务必注意自己语言的纯洁性、准确性、激励性、启发性。尤其是教师语言的准确性,教师的语言要正确、科学、简练。所谓正确,就是要观点明确,语意清晰,叙述得当,推理符合逻辑。所谓科学,是指语言要符合教学大纲和日常的生活实际。所谓简练,是指语言要言简意赅。另外,作为数学教师,应注意语言的条理性、逻辑性、连贯性。总之,数学教师的语言要与时俱进。
2.板书要规范
俗话说“好样难学坏样易仿”,一个教师如果课堂的板书随随便便,糊里糊涂,那么相当一部分学生的作业也肯定是乱七八糟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思想表达,时间一长,甚至可能出现学生思维清楚,但不会书面表达的恶果,那么教师将成为误人子弟的罪人。所以,老师在黑板上写清概念的理解、定理的推导、例题的分析和解答时,要注意条理,结构严谨,将会使学生受益不浅。
三、注重营造一个和谐、愉快、民主、良好的学习环境
1.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有些学生由于紧张,每当教师提问或被选中板演时,本来会做的题目都会想不出来,或者结结巴巴说不出来。所以营造轻松、民主的课堂氛围,消除学生不敢说的心理障碍是让学生畅所欲言的第一步。而且现代教育大力提倡素质教育,这样首先要求我们教师更新教育观念,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教师要以自己的主导作用来促进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具体体现。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要有符合学生自己客观努力的相应评价,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和支持,不可吝啬。我们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实行多元化的发展的评价,从客观上保护学生表达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去。
2.尝试教师角色,迫使学生学会表达
记得有一次,在初三中考考前辅导的数学课上,我看到有两三位后进生围在一次中等生的周围听他讲某道习题,我于是上前问他们有什么问题?需不需要我的帮忙?让我意外并感到不惑的是,那两三位后进生竟然都希望仍由那位同学为他们讲解。后来我问他们原由?回答是:学生也有他们自己的学习性数学语言。有时候同学之间比师生之间更容易沟通,讲解比教师讲的更容易理解,于是,从新课程实施至今,我坚持采用让学生尝试教师的角色,让他们在课堂上做一会儿教师,来讲解一个题目或某个小知识点,自己坐在学生的座位上和其他同学一起倾听。前提是要让全班尽可能多的同学听懂。在此过程中,允许其他同学提问,让他来解释。这样一来,每个同学都会充分准备,字斟句酌,生怕自己表达不清或者是表达不好,反复练习。板书也是巧妙设计、精心准备。等所有学生都尝度过后,还要评出谁表现最出色(即使是台下同学听懂率较高)的几位同学,以此来激励他们。这样的活动虽然在组织上要花费很多精力,准备时间较长,活动周期也较长,但学生反映较好。并且我还发现一个小细节,现在只要上黑板讲课的“老师”步伐慢一点,都会受到其他同学的督促和批评,充分为完成课堂教学节省时间。这说明学生是愿意表现自己的,他们愿意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只要我们教师给他们提供机会。这样的活动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并能使课堂表现出“师生共鸣”的和谐气氛。
3.用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望,鼓励学生参与课堂交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任何知识和技能都是从兴趣开始的。在课堂上,老师的话题如果非常符合学生的兴趣,那么学生自然会集中精力,与老师共同来探讨这些问题。所以,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以兴趣促进交流,在自然环境下提高学生的表现欲望,从而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另外,学生的主体作用也被充分利用起来了,也就达成了培养学生愿表达、会表达、善表达的能力。
当然,教师仍要在教学的同时,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尤其切不可剥夺学生阅读性审题(读题)的权利。比如在“谁的包裹多”的内容中,我就让多位同学扮演引例中的老牛和小马,让其它的同学评比哪组扮演的更形象?这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另外,我们也可以在课堂之余,根据需要让学生写一些相关的学习心得,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训练等。也可以给布置一些充分能锻炼表达的题目,比如数学小论文:四边形王国等,从而培养学生的表达的科学性、规范性。
当然,在努力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同时,教师不能一味地只考虑如何培养,而忽视其它主观因素。总之,一个数学问题的产生是有条件和原因的,每当学生用语言表达一个新知识的产生过程时,就必须要讲清楚前因后果,因此说理表达训练,本身就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好方法。
随着新课程的逐步推广与实行,数学教学观念的更新,教育方式的创新,新的教学模式的变化发展,我们数学教育领域正处于一个重大的转折时期。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尽快掌握学习方法,是目前数学教师急需要解决的迫切任务,而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是一个重要的方面。通过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完全可以帮助学生能更深刻地理解、掌握数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转贴于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