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实施“创新教育”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45861 日期:2023-10-31 来源:论文网
代写论文网: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数学教育是思维活动的教育,学生要创造性地学数学,数学教学就要充满创新的活力。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是我们数学教学的重心。实施创新教育,就是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创设自由、和谐、开放、民主的学习氛围,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为每个学生提供创造发展的机会,获取基础知识和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创新能力。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一、创新备课理念
    创新教育中,教育的主导者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树立真正的创新教育的理念,备课要从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入手,要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着想。备课要做到如下创新:(1)创新教学目的;(2)创新教学过程;(3)创新教学方法;(4)创新教学程序;(5)师生合作要体现创新性;(6)课堂提问要有实践创新性等。
    二、创新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实践证明:学生的学习过程越开放,思维就越活跃,思维发展也就越充分。所以教师应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学生看作发展中的人、可发展的人,创新课堂教学方法。
    1、创设创新情境,学生主动创新。首先要为学生设置新奇、困惑、充满情趣的教学情境,从而产生创新动机,激发、强化学生的创新行为。同时,要积极构建宽松、民主、和谐的创新氛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与情感,让学生主动创新、乐于创新。创设教学情境有多种做法,如动手操作、制造悬念、实物观察、电教媒体展示、新旧知识间矛盾冲突、“问题解决”的方法等。
    2、引导自主学习,激励学生探索创新。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是通过学生实践活动发展起来的。思维研究认为,每个人都蕴藏着无限的潜在创造力。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给每个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笔尝试、动口表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索知识,自己去发现规律,变学习过程为探索创新的过程。比如,在学习了分数的认识后,教师让学生取一张正方形纸,把它折成面积相等、形状相同的四块,同学们很快想出了四种折法。这时教师并不急于告诉学生其他折法,造成了悬念,激发了学生积极探索的欲望。
    3、运用问题解决,启迪学生开拓创新。
现在,教师已不习惯课堂上鸦雀无声,他们从不指责学生在老师讲课时插嘴,常鼓励学生:“谁想到了什么?”“谁灵感来了?”“谁的方法有新意?”“谁的解法最多?”“不用举手就可以说。”课堂上有时争得面红耳赤,教师反而会鼓励学生:“就应该这样,有多种看法,才会有相互启发。”种种不同的看法,体现了学生思维的活跃性。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而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也就是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欲望,学会了创造性思维。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4、加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协作创新。合作学习是发挥学生集体智慧、让学生参与、交流信息、互相学习、相互促进、主动求知、共同提高的一种学习方式。一个人要有所创造,除了个人努力钻研和具有开拓精神外,还要有善于与人合作共事的精神。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小组群体的活动功能,给学生较多讨论分析的机会,使学生在知识方面相互补充,在学习方法上互相借鉴,善于合作,集智取长,协作创新,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创新作业设计    
    作业练习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本途径。为此,练习设计首先要注意层次性,主要有三个层次:基本练习、综合练习和发展练习。三个层次的练习目的各有侧重:基本练习的目的是巩固所学知识;综合练习的目的是深入理解知识,加强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结构;发展练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练习设计还要注意形式多样,可以设计成如下形式:1、口头作业,加强说解题思路、说算理、看图编题等。2、操作实践作业,如量一量、画一画、称一称或者进行社会调查等。4、综合作业,将学科知识汇总、联网,锻炼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等。5、开放性作业,设计一些如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的开放性题,多题一解总结规律等等,可以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创新评价体制
    对于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评价的功能不仅仅是甄别与选拔,而是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发展的不同需求,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评价内容也更全面了,不仅关注学业成绩,还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的进步与变化。评价的方法也多种多样,不仅有书面作业,还有行为观察、问题研讨、研究性学习、情境测验、成长记录等。对于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不在于看学生的分数、平均分的高低,重点要看教师的教学过程,比如看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有创新思想,是否能适应时代和学生发展的需要,是否符合小学数学的发展规律,课堂上是否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方法是否运用了多种方法的优化组合,看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得是否扎实灵活等等。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主要实行激励性评价,不论是课堂提问、做作业还是其他教学活动,教师要善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的积极性,注意保护学生创造的火花。激励性学习评价会使学生产生喜悦的情绪,激励学生不断创新的欲望和需要。这种体验能促进学生向激励的方向努力,追求再一次的成功。激励性学习评价是促进学生创造性的催化剂,是挖掘学生潜能的有效武器。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