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语文新课标的颁布实施,对语文教研者而言,既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践行新课标使语文课堂教学上取得了种种可喜的变化。当然实际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如教学主体的“伪转移”、“放羊式”的小组合作讨论等问题与误区,故作文以反思。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教学主体 伪转移 教学“虚化” 扬弃
新颁的语文课程标准正在以崭新的理念,为语文教学注入了生机,使语文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努力学习新课标,同时努力进行探索。加上近来学校以及教研组展开相关课题的研究,拉近了我与课程改革的距离,学习新课标,走进新课程,也使我看到了语文课堂教学上所取得的种种可喜的变化。当然在实际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与误区,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粗浅的的看法与反思:
一、教学主体的“伪转移”
《语文课程标准》所言“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要重新调整自己的角色和行为,使自己成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而不只是知识的占有者和阐释者,更不是神圣殿堂里的那些冷漠的喋喋不休的“说教者”。这应该说是一种教学方法的革新,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使学生养成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这样老师就尽量多让位于学生,但兴起的可能又是另一极端——教学主体的“伪转移”。
二、漫无目的甚至哗众取宠的“热闹”,课堂教学“虚化”
曾在《语文教学》上看过这样一个教例:一位老师在教授明代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当教学进行到第三段时,老师先找两位女同学站起来表演,一位扮演老妪,一位扮演归有光的母亲,她们的滑稽动作和表情引起了哄堂大笑,老师还嫌学生表演不到家,就亲自参加表演,结果招来更大的笑声。对此,我不禁反思,对于这样一篇写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深切怀念真切感人的美文,用所谓的表演的新形式处理成另外一种模样,这我们不禁要问,语文课这样漫无目的的“热闹”地“创新”下去,还有什么文化底蕴和人文含量可言?所以,语文学习多样的形式固然重要,然而,用心、仔细地阅读却是语文学习获益的根本所在。一篇课文,能够读进去、读明白,才谈得上独特的感受和体会。引导学生读进课文,挖掘文本中丰富、深厚的资源,在此基础上,再辅以各种有效的活动,让学生发散思维,是我们当前学习新课标中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
三、没有明确方向,“放羊式”的小组合作讨论形式
有时我们会看到这样一个场景:在课堂上不少老师不管有没有必要,动不动就采用小组讨论,提出问题后,一声令下:“讨论!”学生就分组围成了一团,学生的讨论声响成一片,讨论的内容没有丝毫价值,而老师总是左一个“讲得好”,右一个“掌声鼓励”。老师不是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深化思维,而是袖手旁观,只放不收,任凭学生横生枝节,结果是漫无边际。结果展示讨论成果的往往是几个优等生,大部分学生只能洗耳恭听,充当观众或应声虫,只是在那里作"看客"。甚至更有的学生把小组讨论的方式当作是聊天的绝佳时间。这样的合作学习,表面上热热闹闹,实质上流于形式,收效不大。所以真正的讨论,应该是教师提出问题后,既给学生以充分的思考时间,教师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而存在,我们不“干涉”学生的合作学习,但一定要“关注”学生,适时“调控”,指点方法。更可以有意识地选择一两个小组与学生共同探讨,能起到激活思维、调整方向的作用,使合作的目的真正达到“1+1>2”。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四、多媒体使用的目的不明确
多媒体教学设备具有传统教学无可比拟的优势,特别在创设情境这方面,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此,不少教师喜欢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然而,音像手段运用于语文课堂,如果控制不当就会成为干扰因素。
例如,教学有关散文情感类的文章,图片固然让人耳目一新,看得津津有味,听得如痴如醉,甚至于眉飞色舞,但过后却犹如过眼云烟,对课文内容一知半解?主要原因在于:语文课是语言实践课,借助影视画面,最多只能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写什么”的理解,而对于“为什么,怎么写”则少有触及。所以,教师务必及时凭借画面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对比性的语言文字的“回放”和“还原”——回归文本,领悟大师们是怎样以表现这样的“一些特定的人物、事物”,从而体会其中蕴涵的真切情感,这才是我们人文主义语文教学的重点和根本任务。
五、结束语
三尺讲台,万千世界;尺幅波澜,气象万千。要上好一节课追求永无止境,尤其是新课标理念的出台,给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语文学科的特点也决定了语文课程的变革必然是一种“扬弃”,语文课程改革不能为了“立”而破除一切,为“立”而求新求异,不能借改革之名回避传统和实际,甚至避开规律。在教育的过程中,也对教师本身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课程改革的发展。因此我们语文教师要努力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更新观念,继续学习,丰富知识,提高水平,发挥特长,形成风格,要把语文教学看作既是完善学生人性的一门艺术,也是完善自己人性的一门人生艺术,迎来语文新课改的丰收。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探析新课标下语文课堂教学的误区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学科教育论文,免费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下载,中英对照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代写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