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一直在教学工作中探索着如何发挥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创新思维。
一、自主探索必须善设教学情境,精心组织教学材料激发探求的兴趣,使探索成为可能。
人的认识活动与人的情感总是紧紧联系的,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能主动地进行探索性学习,就应该启动学生的情感系统,充分调动与发挥情感因素在探索活动中的积极作用,使学生对学习活动抱有极大的热情,克服困难,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在整个学习活动中始终保持激情与活动。例如:在“统计初步”的内容教学时,创设要计算一批炮弹的杀伤半径这一情境,而实际过程中学生感到不可能将所有炮弹全部使用,迫切需要用一种新的算法解决这一问题,由此引入用样本的平均数去估算总体平均数的知识,使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既有兴趣,又引发了探求的兴趣。
要使学生能主动地进行探索性学习,教师必须精当提供给学生可进行探索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材料,使学生面对这种可思、可视、可辩、可动的学习材料能够有所作为。这就要求我们在处理教材时,能动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加工,以活动的、开放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以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使探索成为可能,并行之有效地在学生的认识活动中起到“认知桥梁”的准备作用,并驱动其探究的心向。
如在探究圆锥体积公式的教学时,学生带着圆锥与圆、圆柱体积的倍数关系究竟是多少这一问题,凭借数学事实(材料)和经验,通过深入思考与合作交流,他们的思维被激活了,别出心裁的探究出了诸如称重量比较,重塑圆锥比较,沉入水中比较等多种间接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思考后、发现了用容器装沙或水这一直接且较为简便的方法。在这一学习活动中,学生充分经历了这种多途径、多方法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求异创新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我认为,恰到好处地提供给学生进行探索的数学事实和学习材料,就能使学生的探索学习活动成为可能,并行之有效。其次,要善于提供有质疑、可产生发散性思维的学习材料,使学生的提问学习成为可能。例如,根据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之间更多是相似的特点,在教学设计上我特意安排了动态的“剥离”过程,较好地激活了学生的思维,问题的闸门打开了,他们提出的问题大多都切入了学习新知的重点和关键。如:反映水位变化的情况为什么用折线统计图,而不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特征是什么?在画法上这两种统计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有的学生甚至连“虚线”、“波折线”的用途何在,都想问个明白。再者,就是对问题进行筛选调控、组织研讨、解决问题。
学生发现和提出的问题对学习新知识的认知过程来说,不可能是有序的,问题也可能有浅有深,有的甚至是无关本课的。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教学目的有的放矢地进行筛选调控,然后将问题进行罗列,组织学生逐一地对这些问题进行合作研讨,加以解决。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得以体现。 转贴于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二、自主探索必须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创新精神
6年前,深圳特区报曾以“成功的奥秘是什么”为题,报道了一个家庭的两个孩子全凭自学双双考入了我国高等学府的新鲜事,他们成功的奥秘是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研究解决问题。这一报道引发了对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学生提问学习的思考。 思由疑问始,让学生主动地探索学习,问题是探索的动因,是探索的方向。不争的事实是,儿童具有好问的天性,但进入学校后渐渐地减弱了。原因之一,就数学学科而言,就是教学过程过于注重“问题解决”。要大胆地提出问题,鼓励学生不唯师、不唯书,敢于奇思妙想。只有有了问题意识,学生的探索活动才能是主动的,才能带着问题去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策略,探索活动才能收到实效;也只有这样,“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才能相互依存、相得益彰。
三、自主探索必须营造一种亲和的氛围
苏霍姆林斯基说: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教师对学生的真诚关爱一定能激活学生内在的积极因素,产生有效的“正迁移”,化为进取的动力。尤其是“差生”这块常被人遗忘的角落,他们由于成绩差,长期被自卑心所困扰,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他们,诚心鼓励,让他们永远生活在希望之中。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是孤独,学生最担心的莫过于被教师所忽视、歧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学生渴望的是平等与尊重,希望教师能突破“师道尊严”的束缚,成为“良师”,更是“益友”。具体到课堂教学,从走进教室的那一刻起,就应立即将自己调整到最佳状态,以精神饱满、情绪高昂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表情亲切而不过分随意、严肃而不过分紧张,营造一个既宽松又严谨、既舒适又紧张的课堂气氛,活而不乱,静而不僵,宽严有度,动静自然,营造一种积极而不消极、主动而非被动的学习氛围。教师要举止从容、精力充沛、健康乐观,在教学语言、手势、站立上要运用科学、处理得体。教师语言应严谨规范、形象生动、清晰明快、富有情趣、幽默,要善于揭示矛盾,用数学魅力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对学生真诚的期望、期待的情感,往往会产生激励效应,使他们用心思索。因此,要让更多的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让学习有乐在其中之感。
总之, 在当今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要大胆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变知识的接受过程为学生自主探索获取知识的过程,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主体发展。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浅议初中数学课堂自主探索、创新与促进发展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学科教育论文,免费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下载,中英对照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代写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