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基础教育工作中,语文教学是一个“老大难”,而作文教学恐怕又是这个“老大难”中的“老大难”。长期以来,作文课堂的沉闷枯燥、索然无味一直困扰着广大师生。那么,在新课程改革的大形势下怎样才能使作文教学也像异彩纷呈的阅读教学一样焕发出鲜活的生命力呢?
关键词:案例分析 激趣动情 先说后写
众所周知,在基础教育工作中,语文教学是一个“老大难”,而作文教学恐怕又是这个“老大难”中的“老大难”。长期以来,作文课堂的沉闷枯燥、索然无味一直困扰着广大师生。那么,在新课程改革的大形势下怎样才能使作文教学也像异彩纷呈的阅读教学一样焕发出鲜活的生命力呢?笔者结合自己最近执教的一节“人物动作片段描写训练课”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这节课我总的设计理念是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先说后写,以说促写,在充分尊重学生个性体验的基础上,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调动他们的情感,使之产生“不说不快”、“不写不快”的写作欲望。整个教学过程分四个环节,即“激趣导入——赏析对比——情境练习——课下练笔”。
一、激趣导入
师:生活中,我们有许多高兴的事情,例如考试得了第一名、课堂上受到了老师的表扬、妈妈给你买了一件新衣服……你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高兴的心情呢?
生1:我高兴时就唱歌,用歌声表达我愉快的心情。
生2:我高兴时手舞足蹈。
生3:我高兴时喜欢向朋友诉说,让朋友一起分享我的快乐。
……
学生思维异常活跃,我不失时机地追问:“足球是世界第一运动。谁喜欢足球?(一些小球迷的手举得特别高。)大家还记得2001年10月7日在沈阳我们的国家队同阿曼队的那场比赛吗?还记得于根伟在第36分钟打进的那个精彩进球吗?那个进球使国家队提前两轮出线,挺进了韩日世界杯。(小球迷们兴奋得满脸通红,纷纷说记得,有的还眉飞色舞地跟同学描述起来。)
师:同学们还想重温那一令人热血沸腾的时刻吗?
生齐呼:想!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进球的录相,同学们注意观察你身边的球迷,看他们是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心情的。
(多媒体播放比赛录相,当于根伟把球打进的一刹那,教室里的小球迷们都跳了起来。)
师:生活中,我们的某种心情,有时可以通过自身的动作来诠释、倾泻。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怎样进行人物动作描写。
二、赏析对比
多媒体展示《背影》一文“过铁道买橘”一段文字:
甲: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了下来。
乙:父亲艰难地为我买橘子,我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师:细读甲乙两段文字,比较一下,哪段文字描写得更好?为什么?
生:甲段好。
因为甲段注意了人物动作描写,表达出了父亲的一片爱子之心。
师:请划出甲段中的动词,试着删一删,调一调动词的位置,改一改这些词语,品味揣摩这些动词的精妙。(学生认真研读,删调品改,气氛很热烈。)
师:如果过月台买橘子的人是朱自清,还能再使用文中这些动词描写吗?
生:不能!
师:由此可见,人物动作描写应符合人物特点,并选择恰当的动词。
板书:符合人物特点,选择恰当动词。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三、情境练习
情境:小明的爸爸为儿子的书费费尽周折,我们的父亲为了我们的成长日夜操劳,也付出了很多。试口述父亲为你做的最令你感动的一件事。(学生开始思考、低声讨论。)
师:我先给大家讲一件我的父亲为我扛自行车的事(背景音乐《致爱丽丝》起,深情口述)。那还是在我上初中二年级的时候,那年冬天特别冷,还下了雪。星期天下午,我要回县城一中读书。由于地上的积雪融化,使得村子北边那二里多土路十分泥泞难走,父亲执意要送我到公路。我们爷俩刚走出村子,自行车上就沾满了泥巴,一点都推不动了。看到这情形,父亲二话没说,哈腰扛起自行车,脚步踉跄着向前走去……一步,两步,三步……父亲瘦削的脊背弯得像一张弓,短短的二里多路,我们足足走了近一个小时。终于上了公路,父亲累得已是满头大汗,他慢慢地蹲下身,轻轻地放下自行车,然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我说:“爸,你回吧。”他摇摇头,又弯腰从地上捡了一根树枝,一点一点帮我剔车轮上的泥巴,他剔得是那样的专注、那样的投入,以至于严冬的酷寒,他竟浑然不觉。望着父亲满身的泥泞、额角的汗珠和他那飘动在寒风中的花白头发,我鼻子一酸,禁不住热泪盈眶了……时光飞逝,往事如烟,但惟有父亲弓腰为我扛自行车那一幕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成为我心灵中永不褪色的记忆。(文章不是无情物,最动人处总关情。我口述完毕,足有二三分钟的时间,学生们才回过神来,教室里响起了一阵掌声。)
我再让学生口述,他们都纷纷举起了手……
(这时,下课的铃声响起。)
四、课下练笔
师:同学们一定还有很多令人感动的故事,课下的时候你不妨把它写进作文里,讲给老师听。
多媒体大屏幕出示作文题目:那一刻,我流下了眼泪
要求:1、注意人物动作描写;2、写出真情实感;3、不少于600字。
五、教后反思
1、兴趣是作文的先导。本节课的总体设计彻底改变了“一个题目一节课”的传统作文教学模式,从一开始的导入设计就显得别开生面、趣味横生,能不吸引学生,调动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吗?
2、阅读和写作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是语文教学的双翼。所以,在作文教学中必须有效地将读、写结合起来,特别要注重发挥教材中经典名篇的示范作用,以读带写,以读促写,使学生的写作水平真正得到提高。
3、生活是作文的源头活水。小明的父亲不正是自己父亲的影子吗?这一情境,一下子把学生拉入生活之中,触及到他们的心灵,使之产生了情感共鸣,所以他们的文思才如汩汩泉涌,笔下才能如此洋洋洒洒。
4、“师生同下水,相与探浅深”。实践证明,老师只有和学生同题同时作文,才能真正体味学生作文的甘苦,便于及时有效地指导和给学生以精神上的鼓舞。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学生欣赏教师的下水作文,不亚于名家名篇,他们能专心学习、积极模仿,那种迫近而亲切的感觉,是其他语言形式无法替代的,从而能真正达到以情煽情、以文育文的目的。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关于激趣动情 先说后写——一节“作文片段训练课”引发的思考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学科教育论文,免费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下载,中英对照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代写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