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是教学过程的起始环节,它的一个重要的艺术特征是引起学生兴趣,或者是因好奇而感兴趣,或者因困惑有疑而感兴趣。有了兴趣,教学就有了动力,教学过程便有了活力。教师新课导入得好,课堂上就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燃起学生智慧的火花,使学生积极思维、勇于探索,主动地获取知识。
一、以境导入,身在其中
常言说得好:“入境始与亲。”教学时能运用语言、现代教学技术设备等媒体,创设一种生动感人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为之所动、为之所感,产生共鸣,激励他们进入新的教学情境。
我在教学《大江保卫战》(小学语文第九册)时是这样安排的:
1、多媒体播放发生洪涝灾害时人民解放军抢险的短片。
2、提问:看了这个场景你想说什么?
3、今天我们就到抗洪抢险的第一线去看一看。
4、指名学生板书课题,全班齐读课题两遍。
二、以疑导入,引人入胜
“疑问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提出问题、矛盾,造成悬念,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求知欲,进而使学生积极投入到思考、寻求、探索的活动中去。
我在教学《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小学语文第九册)时是这样安排的:
1、提问:你们见过夏天的阵雨吗?谁来说说当时的情景?
2、引入诗题:今天我们来学习宋代诗人苏轼写的一首古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看看他是怎样写夏日忽雨忽晴的天气的。(板书并领读课题,注意停顿。)
3、读了这个题目,你们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知道“六月二十七日”是写这首诗的时间,此时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经常会有阵雨或雷雨出现。地点在望湖楼。)
4、解疑:“醉书”,在似醉非醉的情况下写的诗。
5、介绍作者。
三、以“动”导入,活动引领
以学生为中心,充分挖掘学生本身这一资源,以他们的言谈、表演作为导入,效果也很好。我通常让学生进行两两对话或由值日班长提出话题,各自自由发表看法,也可分组汇报,或以竞赛的方式进行;内容不限,可以是天气、日期、学生的日常活动、新闻话题、社会热点,或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如奥运会、足球赛等。我充分利用学生所讲的内容,并适时地把学生引入到本课学习中,让一位学生上台演讲二分钟,演讲的内容可根据演讲者的各自差异进行安排。如成绩滞后的学生可进行课文复述,程度中等的可根据将要学习的主题或与课文相关的内容作演讲,而成绩优秀的学生则可以作即兴演讲。每次我们都会作好充分的安排,确定有关人员及演讲的主题,在锻炼学生演讲能力的同时作为一节课的导入。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关于语文教学导入新课“三法”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学科教育论文,免费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下载,中英对照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代写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