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育逐步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是:更新观念,开拓创新,大力提高教学质量。为了全面提高中数学教学质量,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浅谈以下几点:
一、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习兴趣
当前,在数学学科的教学中,“离教现象”较为严重。所谓“离教现象”,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偏离和违背教师正确的教学活动和要求,形成教与学两方面的不协调,这种现象直接影响着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离教现象”主要表现在课内不专心听讲,课外不做作业,不复习巩固。这种现象的直接后果是不少学生因为“不听、不做”到“听不懂,不会做”,从而形成积重难返的局面。
在教学中我发现我带的两个班级都有不同程度的“离教现象”,例如我所带的七年级两个班就出现这样不少的学生。其实他们也不是不想学,许多学生从小学就不会学习,不会听课,成绩很差。如何让他动起来就是关键,只有先动起来,我们慢慢引导才会有想学习的想法,最后一步一步的坚持学习下来。
二、引导培养思维能力
数学教学的要求,不仅是要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会学”。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现代中学教学的目的是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其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因此,应把中学数学教学的重点放在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上,这是中学数学教师的教学重任所在,也是提高中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加强分析、综合、类比方法的训练,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分析法的思维过程,比较切合学生的思维实际,为学生所乐于接受,且易于找到解题的途径,而综合法的形成便于叙述。所以,解题时最好边分析边综合,这对于较难较复杂的问题就更为适用。类比的方法是把思维对象与已知的知识、解法联系起来,从它们相似关系中发现解决问题的“钥匙”。因此,加强分析、综合、类比方法的训练,有机地将它们糅合在一起,这对于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是的啊有益处的。
(二)加强逆向应用公式和逆向思考的训练,提高逆向思维能力
相当一部分学生,往往只习惯于从左到右地应用公式和常规的正向思考,一遇“正道”受阻时,就显得一筹莫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对学生进行逆向应用公式和逆向思维的训练,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引导学生去做与习惯性思维方向完全相反的探索。左推不行时就考虑右推,或左右一起推;直接解决难奏效时,就着手间接解决;正面探讨发生困难时就从反面求得解决。许多问题按“常规”看似乎到了“疑无路”的境界,但通过逆向思维就会豁然开朗,喜见“又一村”。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可见,提高逆向思维能力将使学生的思维更加全面、合理,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加强解题错、漏的剖析,提高思维能力
学生由于概念不清,或知识缺陷,或思考不全面,在解题过程中,经常出现似是而非丢三拉四缺这少那的毛病。如解二次函数或二次方程有关参数的问题时,不注意二次项系数(参数)不等于零的条件;用含有斜率k的直线方程解题时,往往漏解了当k不存在(即该直线与x轴垂直)时的特殊情况等等。所以加强对学生解题错、漏的剖析,是提高学生辨识思维的能力,帮助学生从事物的错综复杂的联系中发现概念的本质,认识错误的原因,提高解题的完整性和正确性,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不可或缺的一环。
(四)加强一题多解(证)的训练,提高发散思维能力
一题多解(证),使学生不满足于一知一解,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途径去探讨问题的解答,引导学生不落常套,脱俗求变求新,进行发散思维,从而开拓学生的思维路线,有利于学生灵活运用各种解法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对代数、三角、几何各科知识的纵横联系,从而也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五)加强“发现法”教学,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加强“发现法”教学,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发挥他们内在的潜能,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通过观察和思考去发现知识和掌握技能,概括和总结规律,这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激发学生能力的提高。
三 、引导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叶圣陶说“教师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用不着教”。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无论老师讲得多好,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培养自学能力,无论如何是学不好的。要教会学生自学,力求使学生通过教学而逐步达到“用不着教”。因此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就成为教师的主要目的。
(一)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
初中学生要学的数学知识主要来自课本,因此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便显得很重要。但刚上初一的学生都没有预习的习惯,这时就需要老师去引导他们,适当地给学生布置预习内容,出一些比较具体的预习提纲和思考题。
(二)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当学生具有了一定预习能力后,我们就要鼓励学生读书时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在次基础上,再作适当引导,并组织学生讨论,达到培养学生善于提问的目的。
(三)培养学生总结知识寻找规律的能力
在学完一章后,引导学生找出各部分知识间的联系,弄清来龙去脉从而形成一个知识网络,利用课堂给学生做示范,以培养学生自己小结的习惯。
总之,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立足于教材,让学生有局部认识整体,由特殊认识一般,从本质上把握其内在联系,抓住共性,总结知识规律,用掌握的知识和能力,举一反三,解决数学中的疑难,通过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来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转贴于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关于立足学生实际,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学科教育论文,免费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下载,中英对照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代写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