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大家都会说:教师的价值体现在学生身上。那么,作为教师,首先,你让你的学生从你的身上学到什么?我们现在有的教师有这样的倾向:并不十分关注自身的成长和发展,认为只有学生的成功才是自己最大的成功,对自己和对学生实行的是两套完全不同的行为标准。我觉得,这是为人师者的大忌。我想,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像对学生的要求一样来要求自己呢?要求学生写日记,我们可以做个表率;要求学生多读书,我们可以做个表率;要求学生不断反思自我,我们可以做个表率;要求学生提高生命质量,我们完全可以做个表率!
我曾多次对学生说,什么是学习?学习就是改变自我!也就是如何使自己更为完善。同学们在学习,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学习各种技能、学习为人处世的准则等等,这些都是在不断的改变自己。那么,教师不也需要改变自己吗?我们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努力学习,长大后为祖国和民族争光;而我们在课下又做些什么呢?可能你会说时间很忙:批作业、备课、找学生谈心、接待家长……这些,仿佛也就成了你每天的"常规作业"。你也曾经对学生说:如果大家每天都为完成作业而学习的话,那你的学习可太悲哀了!同学们要提高作业效率,要挤出更多的时间进行主动的、有创造性的学习。那好,就把这句话对你自己说一遍吧。
我想: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不要总让我们的学生用蜡烛的"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精神来赞美我们,这样的话,你只能越烧越短,最后留给学生的是一团遗憾和无奈,这种精神可嘉,但不值得提倡。
用教师的精神碰撞学生的精神,用教师的生命点燃学生的生命,应该成为我们的共识!但你所给予学生的,除了知识,更重要的是精神!
与此同时,我们发现,在学生评教中,学术能力、教学水平与学生的满意程度并不一定成正比。有一位教师,其所带班级的考试成绩总是处在年级前茅,个人也常有研究文章见报,但学生评教满意率却很少能达到平均值。
学生反映,对该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能力他们都能接受,但他太过严肃,少有笑脸,与学生谈话,总是居高临下、盛气凌人,学生有事找他,他表现出来的也是一种爱理不理的态度。换言之,这位教师之所以不受学生欢迎、师生关系紧张,是因为他缺乏必要的亲和力。
教师亲和力的高低常常取决于他的性格特征,如有的人生来不爱笑,有的人从小不爱亲近人,有的人天性爱热闹,有的人具有丰富的幽默细胞等等。但亲和力又与“亲和动机”密切相关,亲和动机强,例如迫切需要得到学生的友谊,得到他们的支持合作的教师,其亲和力就高;亲和动机弱,例如无视学生的存在,或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把自己的权力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等等,亲和力就一定很低。从这个角度看,亲和力又是与一个教师的教学观、学生观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
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教师的亲和力,可以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任,可以获得学生的宽容和理解。因此,某个教师可能在教学方面有所欠缺,但学生却能热情地学习,主动地思考,由此就能获得最大限度的教学效果。反之,如果教师自视甚高,不顾学生的感受,我行我素,唯我独尊,那就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即使他学问最高,课讲得再好,最终却不一定能实现教学的目标。
只有发自肺腑地爱学生,才能真正地亲近学生,关心学生,也才能激发学生对于真理的追求。教师亲和力的核心是民主平等的思想,只有把学生当成大写的人,当作自己的亲密朋友,才能容忍学生的缺点,尊重他们的发言权,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只有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聪明的火花,都是可造之材,都值得自己花费心血去培养的教师,才能始终微笑地面对每个学生,并热情地关注他们的成长。教师只有拥有较高的亲和力,才会拥有宽广的胸怀,因而能够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允许学生发展自己的特长,并真诚地帮助他们在本学科或非本学科领域里获得成功。
新基础教育追求的是一种健康向上、积极达观的生命态度与精神状态,追求一种坚实的探究性的生命成长过程,追求一种自我寻求发展资源、积极实践、综合互动的复杂思维方式,追求一种主动的生存方式。所以,我们教师除了要进一步培养科学文化素养,练好教学基本功,还要注意不断激发自己的亲和动机,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和人文素质,使自己真正成为学生信赖、敬佩、爱戴的良师益友,真正实现教师的教育价值,使教育更具生命活力。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关于教师价值的真正体现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学科教育论文,免费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下载,中英对照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代写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