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教育,就是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教育,是真正以学生为主人,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它的深层意义是,以生命为本。它关注和弘扬的理念是:人具有发展的无限可能性,教育应充分发挥人的潜能;人具有学习的天性,教育的功能在于顺应人的天性;人具有发展的需要,人渴望实现自己的价值;尊重、信任、依靠学生,是教育成功的秘诀。
自鲁教版教材实施以来,经过全区数学教育工作者的大思考、大讨论,要想让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从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主动的获取者,我们首先从教学框架即外在的形式上规范自己的课堂教学。
一、新授课教学模式
1.预习。按照预习提纲或者导学案,通过阅读教材完成相关要求。不同的同学可根据自己情况自主选择基础、拓展、思考三个板块。
2. 合作、交流、巩固、检测。在合作的过程中把本节课的知识点、易错点、疑难点呈现在黑板上,然后让各小组展开竞赛,进行分析解答,教师可根据情况进行点拨与强调。接着进行适当的练习,最后进行小结和检测。
3.需要说明的问题。一般情况下是把每个小组的4个人分成两个小组,设立组长和副组长,每人帮扶一名同学。简单的问题根据情况可一对一的讲解,复杂的问题可以4人一起讨论。
二、复习课的教学模式
1.知识梳理。以独立或小组合作的形式自主进行基础知识梳理。
2. 完善知识体系。小组之间交流展示,有待提高的地方其他小组补充,共同完善知识体系,教师可根据情况点拨、强调。
3.典型例题分析。根据学生学情,选择可用多种方法解决的典型例题,难度系数在0.5——0.6之间。处理方式是以学生分析解答为主,教师只做必要的强调或补充。
4. 巩固、检测。
三、讲评课的教学模式
1.概述测试情况。测试情况包括:⑴测试的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分数段等。⑵表扬达到既定目标的同学,表扬获得最高分的同学,特别是多表扬达到目标,超出目标的待优生。(3)综述面上存在的问题。
2.重审问题题目。对测试时出问题的题目,再次检查、分析,若还有问题,可同桌或前后四人解决。要求课后将理想分数(应该得到的分数)报告给老师。
3.重点讲解疑难问题。具体来说,应重点讲评学生错误集中的题目。具体做法是:(1)各小组把未能解决的问题呈现在黑板上。 (2)组间答疑。(3)教师根据情况适当点拨、强调。
4. 课堂小结。由学生概括本节课主要内容、解题方法、注意问题等。
5.巩固、反馈环节。有针对性布置适量的作业。作业的来源是:错误较多题目的变形题。
无论哪种教学模式都要体现“生本教育”的理念,都要在问题情境、问题解决、营造氛围、培养思维品质的内涵发展上动真功夫。
下面就如何设置问题情境、如何解决问题、如何营造和谐氛围、如何培养思维品质向大家进行汇报。
一、设置问题情境关注生本
案例1 在执教鲁教版教材六年级下册第十二章《变化的世界》第一节《用表格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时,威海十中孙冰鸥老师是这样设计问题情境的:课堂伊始,让一个或几个学生站起来介绍:哪些事例说明我们生活在一个变化的世界,在大家七嘴八舌之后,孙老师数学地提出问题:“小树的高度随什么的变化而变化?”、“同学们的身高随什么的变化而变化?”等等。这样以来,开门见山,使学生充分融入课堂,身临其境,能相对亲身地经历数学发生、发展过程,既能节约宝贵的教学时间,又能与“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追求数学的美学精神”的课程目标相一致。
设计问题情景如何关注生本,在长期的实践中,我们总结有如下四点:一要距离小。创设的问题情境距离学生的认知范围越小,就越能拉近数学与学生的距离,就越能实现情景所承载的数学预设与数学生成的目标;二要意境美。生活事例,一切从简。问题情景能够有效地刻画数学本质,主题突出,有利于培植数学生长点;三是角色定位恰当,“发于该发,止于该止” 。好的问题情境扮演着“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的角色,要集中数学生成,不可分散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四要处理好多个问题情景的关系。不同情景之间由一条主线前牵后挂,服务于同一个教学主体,有层次,有梯度,呈现“一路楼台直到山”的意境。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二、解决问题重视生本
案例2 在执教鲁教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七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第二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时,城里中学毕蕾老师是这样安排教学程序的:在引导学生复习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解的特征后,马上出示了课本例题: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要求学生自主学习课本,再解答上面的问题。安排了十分钟时间,并同时让两位学生在黑板上解答了这两个二元一次方程组。黑板上解答的两位同学与课本上的解答相同。这时老师抛出问题:你们还有没有别的方法解这两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生甲:例1,我是把第一个方程变形得出y的表达式,再与第二个方程比较,两个表示y的代数式相等,消去y;生乙:例2,我是由第一个方程解出y的表达式,代入第二个方程消去y;生丙:例题2中,我是由第二个方程中解出x的表达式,代入第一个方程消去x;生丁:例2,我是由第二个方程中解出y的表达式,代入第一个方程消去y. 听了上述四位同学的解题方法后,老师再次抛出问题:1、哪种方法更简单?2、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关键是干什么?3、你能总结出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吗?分组讨论(四人一组),安排了5分钟的时间,讨论后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说出讨论的结果,最后老师进行了点评和归纳。
这样的设计,有意识地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通过对例题的再次讨论,彰显了问题实质,同时也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真正实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生本教育。
三、营造和谐氛围实现生本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我们国际中学数学组在2006年10月就将全班学生分成两种类别的小组:竞争小组与合作小组。具体做法是:
1.合作小组:分组时一般是按照四人一组的原则,由教师选一位数学成绩优秀且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组长,是小组的领导者,也是小组的1号选手,其余的学生,由小组长根据平时数学课的表现情况,给小组成员分成三个层次。2号:数学课认真听讲,积极发言。3号:数学课表现一般,不够突出。4号:数学课听讲容易分神,成绩欠佳。每逢上数学课,他们都有专门座位,以便和谐氛围的有效生成。
2.竞争小组:共分为四个竞争小组。每一个组的1号同学组成一号竞争小组,每一个组的2号同学组成二号竞争小组,每一个组的3号组成三号竞争小组,每一个组的4号组成四号竞争小组。
这种做法,充分体现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既面向全体,又实现了多元发展,课堂上时常创设出一种“搅乱三江水,激活五池鱼”的数学文化意境。试想一想,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还不愿学、乐学吗?
当然,我们的课堂教学离社会满意的教育还差一段距离,比如思考的有效度,待优学生的参与度等等。我们坚信,只要心怀目标并为之坚持不懈地努力,我们就会离目标越来越近。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关于生本教育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环翠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缩影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学科教育论文,免费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下载,中英对照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代写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