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直是语文考试中的重头戏,然而,许多学生却是谈“写”色变,造成这种写作恐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语言表达,这恰恰是一些同学写作上的软肋。“无话可说、辞不达意、语言平淡。”这三点对于初中的孩子来说几乎是通病。一篇文章,好不容易凑够了字数,读起来却像白开水一样——平淡无味。
让作文语言文采飞扬,是近几年评判中考作文时日益强化的尺度。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又说“言以足志,文以足言”,缺少亮丽的语言包装,再深刻的立意,再丰富的内容,也会黯然失色。于是,每次语文考试后,很多同学只能望“分”兴叹。
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的作文语言富有魅力,富有文采呢?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在作文语言表达技巧的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创设情境,有力调动学生写作的热情
上课伊始,我先创设情境,为学生讲述了一个故事:在一个寒冷的冬天,一条繁华的大街上,有一个双目失明的乞丐脖子上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自幼失明”,经过的人都好像没有看见他似的走开了。一天,有一位诗人走近他身旁,他便向诗人乞讨。诗人说:‘我也很穷,不过我可以给你点别的。’说完便在乞丐的牌子上写了一句话。那一天,乞丐得到了很多人的同情和施舍。”接着请学生发挥想像,诗人会给乞丐留下一句什么话呢?在学生的好奇和争辩中,我告诉大家,诗人其实写下的是“春天就要来了,我却不能见到她。”
这样的导入方式,既调动了学生写作的兴趣,激发了他们写作的热情,又使学生意识到作文语言表达技巧的重要性,会使自己的作文语言富有文采,增添魅力。
二、方法指导,学习让语言亮起来的技巧
俗话说:美酒总是要经过长时间的酿造才能具有独特的醇芳,作文的语言也要经过反复锤炼才会有无穷的魅力。如何才能指导学生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我想不妨从以下5个方面入手,寻找锤炼语言的钥匙。
1.准确生动的词语。
在这一环节中,我首先请学生比较例句中哪个句子对景物的描写更贴切、传神?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月光如流水一般,照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青雾升起在荷塘里。
经过讨论交流,学生很快就发现第一句话中用了“泻、浮、洗、笼”等动词,写出了月光的流动与轻柔,加上几个形容词,描摹出月光的朦胧和美感。
接着请学生体会下面一句话中哪个词语用得好?
妈妈守望的双眼早在村头老树下出发,一回回把乡路望瘦。
学生会发现一个“瘦”字,堪称神来之笔,写尽了母亲思儿盼归的急切心情。
通过这2组句子的品味,学生很自然的就会明白,选用准确、生动的词语,绘声、绘色、绘形、绘神,往往能够化腐朽为神奇,使语言充满魅力,这是追求作文语言生动富有文采的第一步。
2.巧妙贴切的修辞。
让语言绽放美丽,还可以通过巧妙贴切的修辞。我首先请学生欣赏朱自清先生散文名篇《春》的结尾,描写春天的语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学生能够从这组句子中体会到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可以把“春”这一抽象的季节具体化,赋予“春”人的情态,写出了春天充满生机、活力的特点。排比句式整齐,增强了朗读的节奏感。
以上这段话启示学生巧妙贴切的修辞,能使文章语言充满生气,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机,是文学语言的最好注脚。如果综合运用恰当,一切美的事物都会从笔端流出。
3.情韵高雅的诗文。
灿若星汉的古诗文,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学生在课内外积累了许多古诗词名句,如果在写作中得到弘扬,就可以让诗词之花在作文中大放异彩!
在这一教学环节,我还是先请学生欣赏下面语段,然后思考用什么方法可以增加文章的文采?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吟咏着徐志摩的佳句,我轻轻的掀开文学神秘的面纱。
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放,李商隐“留得残荷听雨声”的低沉,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旷达,柳永“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婉约,各有千秋。所以我说:文学因多彩而精彩。
这段文字引用意境高远的诗句,语言铿锵流畅,意味深长,这种技巧不但能够突出文章的气势,增强感染力,也能展示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升华文章的主题,从以上语段中学生感悟到情韵高雅的诗文,可以让语言充满诗意。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巧用古诗文,可以唤起我们美感的共鸣,在文章中可谓点睛之笔。翻看那些考场优秀作文,无不是文采飞扬,原因之一就是把一些经典的诗词佳句巧妙地运用到作文中,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当然古诗文的引用,也是修辞的一种,只是因为形式较为独特,所以才单独做重点介绍。
4.灵活多变的句式。
让语言绽放美丽,还可以通过灵活多变的句式。在学生欣赏下面两个例句之后,我引导他们思考这两段话在句子的组合上有什么特点?
①“她用她的长眉、妙目、手指、腰肢,用她髻上的花朵、腰间的褶裙,用她细碎的舞步、繁响的铃声,轻云般慢移,旋风般急转,舞蹈出离合悲欢。”
②读《三国演义》,读一个朝代的兴衰存亡,激烈处,拳头紧握;和平处,心潮澎湃;苍凉处,潸然泪下。不是丝丝缕缕的儿女情长,而是战鼓紧响的壮怀激烈,是一代代英豪战前洒血的壮举,是会让你心灵落泪的味道,品一品,那是一种淡淡的,苍凉的味道。
通过比较,学生意识到这两段文字张弛有度,疏密相间,句式长短富于变换,整散结合错落有致,整句对称和谐,散句灵活自然,短句明快有力,长句缜密细致,给人以美的享受。
可以说汉语灵活多变的句式,让语言充满变换。所以教师在学生平常的语言训练中就要指导他们学会灵活使用,使语言错落有致,摇曳生姿,抑扬顿挫、跌宕起伏,才能更好地表情达意,更好地凸现厚实底蕴。
5.意蕴深刻的表达。
语言要有文采,不仅表现在形式上,也体现在内涵上,只有文质兼美方能折桂,所以,在语言表达上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提炼,写出意蕴深刻的句子。此环节中我先请学生比较下面两句话在句子的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①“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就小了。”
②“这就是自然,不光是一片树叶,生活在世界上的万物,都有一个相同的归宿。一叶坠地,绝不是毫无意义的。正是这片片黄叶,换来了整个大树的盎然生机。这一片树叶的诞生和消亡,正标志着生命在四季里的不停转化。”
学生在小组交流后发现,第一句话在平实的比喻中、第二句话在真切的感受中蕴藏着深刻的哲理。由此学生感悟到:意蕴深刻的表达,会使语言充满哲理。
充满哲理的句子,只须片言只语就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给人以深刻的思想启迪,是对文章品位的提升,因此要在平时的写作中有意识地训练。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五种方法可以让我们在锤炼作文语言方面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并不是写文章一定得用上以上所有方法,能用时“当仁不让”,不能用也不必勉强,要根据文章的题材、主旨选择,用得恰到好处,不留痕迹,自然而然。
三、贯穿练习,培养自觉锤炼语言的意识。
为了巩固和运用所学的方法,接下来我设计了一系列与五种语言表达技巧相关的“课堂练习”。
如:掌握“准确生动的词语”环节中请学生以“早晨起晚快要迟到”为背景,写一段描写性的话,要求使用多个准确生动的动词、形容词等修饰性词语。
再如运用“巧妙贴切的修辞”环节请学生以“美”为话题写一段文字,要求采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将美这一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富有感染力。
在学会“意蕴深刻的表达” 环节中请学生在“生活、事业、友谊、信任”四个词语中任选一个,仿照例句,另写一段话,要求句式相近,修辞相同,内容有意蕴。学生经过思考后写出的语句生动而富有哲理,同时老师再适时提醒学生:有文采并不是说文章语言一定要词藻华丽,朴实深刻的语言如果运用恰当,同样生动、具有文采。
经过课堂上具有针对性的练习,学生能够将本课中学到的语言表达技巧很好的运用到实践中去。
四、课后作文,强化运用语言表达的技巧。
在本课的最后,我布置了一个作文题目《语文从我身边轻轻走过》,指导学生写作,使他们课堂上学习的知识、技巧得到及时巩固。
本堂课我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课前让他们充分阅读名作佳句,课上引导他们一步步探究如何让作文语言增添“亮丽”的色彩。法国雕塑艺术家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们不但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还要掌握一定的锤炼语言的方法,并恰当而灵活地运用。再加上平时丰富的积累和适当的练习,就一定能写出生动优美、文采飞扬的美文华章。
当然增强文章语言的魅力还有多种手段,除了以上几点,还要以情缀文,这样文章才会有亲和力、生命力。
此外应该强调的是:作文语言的锤炼并非一朝一夕,语言这朵奇葩永远属于生活中的有心人,永远会为勤奋者开出绚烂的花朵。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关于作文语言表达技巧举隅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学科教育论文,免费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下载,中英对照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代写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