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谈与时俱进发挥思想政治课的学科功能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39879 日期:2023-08-26 来源:论文网
[摘 要]如何发挥思想政治课的学科功能,是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研讨的问题。对紧扣时代脉搏的思想政治课学科功能的发挥,首先要从理论上探讨思想政治课学科功能的基本内容及其发挥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其次,需要理论联系实际,脚踏实地应用于教学教育实践中。   
[关键词]与时俱进 学科功能 德育 智育 职业素质
    学科功能,即该学科在学校课程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思想政治课的学科功能是什么?这几年来人们一直在争论着这个问题。本文将结合当前政治教学中面临的一些问题,就政治课的学科功能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思想政治课学科功能的基本内容及内在联系   
    在阶级社会,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社会制度不同,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方式也不一样。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了各级各类学校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从根本上说,中学各门学科都与我国社会制度存在着联系,但是,由于各门学科的内容和特点不同,其与社会制度联系的程度和方式也不一样。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常识和社会主义政治思想品德教育的课程,与我国社会制度的性质存在着十分特殊的联系。思想政治课与我国社会制度的这种密切联系决定了它具有以下三方面的学科功能:政治功能。通过政治课教学,使学生的政治素质得到不断提高,自觉拥护党的领导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品格教育。通过政治课教学,使学生的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得到不断提高,能正确处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三者之间的关系,能正确对待个人生活道路上的得失成败,进而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形成健全的人格。文化教育。通过政治课教学,使学生能够初步掌握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特别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上述三方面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割的。政治功能是政治课的首要功能。在政治课教学中,我们必须把坚定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以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为首要任务。淡化了政治功能,必然使政治课的品格教育、文化教育步入歧途,动摇学生的社会主义信念,从根本上违背我国的教育方针。品格教育是政治课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学科功能。政治课品格教育功能的发挥程度,直接影响着学生人格的发展和将来事业的成就。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社会对劳动者的人格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品格教育在政治课教学中的地位也愈来愈突出。文化教育是最基本的一项学科功能,也是政治课政治、品格教育功能得以实现的前提。削弱了文化教育功能,政治课只能成为空洞无物的说教,不能说服学生,政治课的政治、品格教育也就必然会被架空。
  总的来说,思想政治课的学科功能包括德育和智育两个方面。其一,德育功能包括政治功能和品格教育。政治功能:使学生的政治素质得到不断提高,能解放思想,自觉拥护党的领导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品格教育:使学生的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得到不断提高,能树立远大理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正确处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三者之间的关系,能正确对待个人生活道路上的成败得失,进而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形成健全的人格。其二,智育功能就是文化教育。能使学生初步掌握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特别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扩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论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力。   
    思想政治课的学科功能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政治功能是思想政治课的首要功能。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必须把坚定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以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为首要任务。淡化了政治功能,必然使思想政治课的品格教育、文化教育步入歧途,动摇学生的社会主义信念,从根本上违背我国的教育方针。品格教育是思想政治课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学科功能。思想政治课品格教育功能的发挥,直接影响着学生人格的发展和将来事业的成就。特别是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随着社会对劳动者的人格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品格教育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地位也愈来愈突出。文化教育是一项最基本的学科功能,也是思想政治课政治、品格教育功能得以实现的前提。削弱了文化教育功能,思想政治课只能成为空洞无物的说教,不能说服学生,思想政治课的政治、品格教育也就必然会被架空。   
    因此,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与智育功能是既密切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个方面,两者不可分割,不能偏废。智育具有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功能,是课堂教学的中心任务;德育具有提高觉悟,指导行为的功能,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核心部分。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把德育寓于智育教学中,在完成课堂教学的中心任务的同时,发挥思想政治课德育的主渠道作用,实现对学生智能的开发和全面素质的培养。      
    二、发挥思想政治课学科功能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思想政治课的学科功能,教师必须坚持启发性、民主性和理论联系实际等原则。具体做到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知识性与教育性的统一,时代性与发展性的统一。在理论教学的过程中,联系祖国建设、社会生活、时事政治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学习生活等实际,把讲授基本理论和解决实际问题融为一体,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综合能力能够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需要。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启发、诱导,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发挥思想政治课学科功能的实践和体会      
    掌握理论的根本目的在于指导实践,而实践又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下面将结合《哲学》的教学实例来谈谈思想政治课学科功能的发挥。   例如,讲授“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首先,要学生思考两组问题。第一组联系新课内容提出:①认识来源于何处?目的何在?如何发展?②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是什么?第二组联系学生学过的“一国两制”的知识提出:①“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依据是什么?目的何在?它与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关系如何?②“一国两制”构想的实施情况如何?这说明什么问题?还要求学生思考两组问题的联系,用设疑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然后,辅以多媒体手段给学生一些直观的材料,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思考问题,小组研讨,找寻问题的答案。
最后,在学生作答的基础上,教师做系统的归纳:首先,“一国两制”的构想是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尊重世界和中国的历史、现实的基础上,在考虑和平解决台湾问题、香港问题、澳门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这表明:认识来源于实践。其次,在“一国两制”构想指导下的实践包括:香港和澳门已经回归祖国,在“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下,社会稳定,居民安居乐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稳步发展,特别是经济连年快速发展的成果得到了世界的认同。两岸经贸关系迅速发展,文化、体育、新闻、学术交流日益增强,中国国民党的大陆“缅怀之旅”、“和平之旅”、“融冰之旅”……以及大陆在处理台湾问题上的自信与务实和善意与诚意,更是推动了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和国家统一的进程。这表明:认识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再次,“一国两制”的重大意义在于,它是史无前例的伟大创举,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这表明:认识在实践中发展。   
    通过设疑、诱导、研讨、归纳,学生理解了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掌握了书本的理论知识,并能以此为指导,明白各门学科的书本知识来源于实践,掌握知识是为了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了检验。因而明确了学习目的,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自觉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参与专业技能训练、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为将来的求职择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学生又能更深刻地理解“一国两制”是来源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了检验和发展的科学构想,从而坚定了统一祖国的信心,提高了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四、从理论和现实看增强政治课德育功能的必要性
    政治课学科功能是三方面的统一,但各方面的地位并不一样。德育始终是政治思想教育课的主要功能。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一方面,我国正处于前所未有的改革大开放时期,社会经济迅速发展,整个社会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气象。另一方面,由于旧体制尚未彻底打破,新体制尚未完全建立,整个社会还存在着各种矛盾。形势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和改进政治课的德育教学工作,引导学生在孰是孰非问题上作出正确的抉择,激发他们为中华腾飞而不断进取的强烈愿望,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增强政治课的德育功能,也是为每一个学生前途高度负责的具体表现。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朝气蓬勃有活力,思维活跃敢于创新。但由于年龄和阅历的限制,他们的心理世界又具有不成熟的一面。他们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服务意识比较淡薄,容易片面地看问题,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等等。在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上,每一位科任教师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而政治教师的责任尤其重大,因为政治课直接回答的问题正是一个人应树立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
    由此可见,在新形势下通过改革进一步增强政治课德育功能,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但是相当一段时间以来,由于主观上认识的偏差和客观上升学压力的存在,许多政治教师对政治课的文化教育功能情有独钟,而对思想品德教育则忽视了很多。他们很少去研究如何去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很少主动去研究当代中学生的思想实际,很少直接去关心中学生在成长中遇到的烦恼和苦闷。这是一种认识上的错位,是目光短浅的表现,其结果必然是损坏政治课在德育工作乃至学校教育中的特殊地位,影响学校德育工作整个体系的建立和运转。
    五、总结经验,立足改革,开创政治课教学的新局面
    目前,我们面临的德育任务依然十分艰巨,一方面,在新的历史时期,党和人民对思想政治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要适应当前的国内外形势的要求,在政治课教学改革上迈出更大的步伐。另一方面,由于新考试制度的实行,通过高考来维护政治课特殊地位的“护身符”不复存在,在“应试教育”尚未真正向素质教育转化的今天,新考试制度无疑会助长“领导不重视政治课,学生不爱学政治课”的现象,给政治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极大压力,使政治课教学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之中。如何适应新考试制度的要求,使政治课教学走出当前的困境,是摆在广大政治教师面前的又一个艰巨任务。要使政治课上的更好,要使政治课教学走出当前的困境,开创一个生机勃勃的新局面就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首先,应提高对思想政治课使命感的认识,切实把政治课当做一门战略学科来抓。中学政治课,是对青少年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是主渠道,是中学的一门主要课程。把政治课当做一门战略学科来抓,是党和国家的既定方针。怎样把这个“既定方针”落到实处?关键在于转变学校领导的观念,纠正“升学率至上”以及忽视德育工作,把政治课当作三等学科的错误倾向,确保政治课的主科地位不被架空。
    其次,要大力加强政治教师队伍建设。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教师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各门课程学科功能的发挥程度,关系到学校办学质量的高低。因此,教师队伍建设始终是学校各项工作的头等大事。《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建设一支良好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要开展政治课教学的新局面,全面增强政治课的学科功能,最根本的途径是加强政治教师的队伍建设。应该看到,建国40年来,我国的政治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这支队伍仍然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各个学校的政治教师素质存在着不平衡,重点中学政治教师的教学水平明显高于普通中学;广大教师重经验轻教研,重传统轻改革的风气仍未根本改变,教学水平提高不快;不少教师缺乏敬业精神,工作态度不够端正。只有切实加强政治教师队伍建设,切实解决上述问题,才能使政治课教学质量不断有新的提高,从根本上增强政治课的威信。
    再次,要正确处理政治课德育功能和智育功能的关系,根据本学科特点创造性地开展德育工作。政治课既是一门德育课程,又是一门智育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在坚持德育为首的前提下,要努力把政治课的德育功能和智育功能统一起来。既要通过课堂的文化知识传授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使学生政治思想品德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又要做到“寓理于事”,在讲德育大道理的同时向学生传授新鲜的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要主动与团队活动相结合,共同开展德育工作。只有把政治课的德育功能和智育功能统一起来,政治课教学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总之,思想政治课既是一门德育课程,又是一门智育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在坚持德育为首的前提下,要努力把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和智育功能统一起来。既要通过课堂的文化知识传授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使学生的政治思想品德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又要做到“寓理于事”,在讲德育大道理的同时向学生传授新鲜的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只有把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和智育功能统一起来,实现知识的吸收、能力的转化、觉悟的提高的有机结合,思想政治课教学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思想政治课教学才能与社会发展同步,与时代精神合拍。

参考文献


1.蓝维:《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及其落实策略》,《思想政治课教学》2008/4
2.罗天玉:《对初中生心理健康意识和自我教育的现状调查》,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