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课程数学课堂教学与思考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39705 日期:2023-08-24 来源:论文网
摘 要:新课程改革是教育的革命,是学习的革命,是一场事在必行的改革。带着一种对新课程数学教学的学习、合作、探索、交流的方式,在教学工作中进行了很多方面的探索,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和思考,以及值得探讨的问题等四方面进行分析,供各位同仁在数学新课程教学和实践中参考。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新课程理念 新课程数学教学 学生 认识 思考
     新课程改革是教育的革命,是学习的革命,是一场事在必行的改革。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许需要经历几代人的努力。我有幸在我们所在区域首先接触新教材内容,更重要的是在这几年的数学新课程教学和实践中,带着一种学习、合作、探索、交流的方式,在教学工作中进行了很多方面的探索,在摸索中自己也有不少迷惑,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下面从四个方面探讨一下,供各位同仁在数学新课程教学和实践中参考。
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体现在数学学科上即是:
    (1)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2)正确理解数学的意义及价值;
    (3)改变数学学习方式;   (4)改进数学的教学活动;
    (5)树立新的数学课程评价观;(6)关注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
    二、对新课程改革的几点认识和思考
     (1)新教材的内容比以前看上去简单了许多,“人人学有用的数学!”。学以致用,复杂的、枯燥的数字计算少了,实践性的问题增多了,与生活更贴进了,学生不讨厌数学了,觉得学了数学回家可以用了,知道用数学去解决问题,难道这不是我们学习的目的吗?
     (2)学习的目的就在于最终能解决实际问题为根本,会思考,能创新,有自己的想法,将所学的知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利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去探究未知的领域。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善于挖掘学生思维的火花,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交流展示的平台,能肯定学生、鼓励学生,教师不是课堂的主宰,而应还给学生,听他们讲也许会收到更好的效果,不要总是放不下那虚伪的架子!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3)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课堂的主体还给学生,教师并不只是一个看客而是教师更难当了,拿什么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拿什么去让学生有话可说,说些什么?学生的问题你能发掘吗?你都能回答吗?这少不了老师在引导、在创设问题情境上狠下功夫,同时在课前的备课比以前更多了,每一个实际问题的背景知识你都得有充分的了解,让知识真正做有用,而这些背景知识往往涉及的是一些综合性的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单一的学科问题。我们能袖手旁观吗?
     (4)创设问题情景要注重问题的价值。我们教师在备课上,必须从整体上认识教材,并用联系的观点分析教材。解读新课程《标准》,这是创设问题情景的前提,不是什么问题都能拿到课堂上来讨论,应注重问题的价值!
     (5)教学评价用综合素质评定。在我的几年新课改教学工作中,对学生的评价方式进行了各种方式的尝试,要求没有以前那么严格了,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注重学生发展的过程,更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强调评价主体的互动和参与、评价内容与方式的多元化,强调建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即综合素质评定。
    三、值得探讨的几个问题
     1、师生互动与课堂纪律的协调
     师生互动学习,学生能积极参与,但这很难做到学生100%地都必须参与进来,真正思考并积极参与的人,也不过只有班上的60%人左右,另外的40%,有10%左右的人可能会认真听,恐怕30%的同学可能就是稀里糊涂地就完了一节课,只听见一闹而散,这部分同学怎么办?
     2、探究性学习,容易引发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学生的提问是教师在备课中无法提前预料到的,但又不得不对学生进行解释、回答,就算你老师的能力很强,能灵活处理学生的问题,但时间却被大量地消耗掉,这使必会影响教师的教学进度,课时量不够等情况.
     3、探究性学习,师生互动教学环境,学生的确沿着学习有用的"数学"为出发点,实践能力增强了,能动手分析和处理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但数学基础知识却变得薄弱了,会导致学生对知识缺乏系统的接收和学习。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各项措施和相配套的体制已相继出台,尤其是评价体系的改变,学生是新课改的受益者,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者——教师在教学中也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师生关系融洽,教学目标超额完成,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新课程数学标准》
毕渔民 孙文英主编的《数学新课程教学设计》
赵光千主编的《初中数学新课程课堂教学行为创新》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