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师钢琴在培养 目标上与专业音乐院校的差异,决定了其在教学内容、方法及形式上必须增加实践环节和 内容,充实和拓宽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视野,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高师 钢琴教学 实践性
钢琴教学作为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必修课 ,在高师音乐人才素质培养的结构中起到非常关键的支撑作用。高师钢琴培养 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宽的音乐视野,具备一定钢琴演奏和示范技能,能够从事中小学音乐教育、高师和中师钢琴教育的教师及企事业单位的文艺骨干。但高师生源的特点决定了其在培养 目标及要求上必然与专业音乐院校钢琴教学有显著差别。
因此,只有明确高师钢琴在音乐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优化教学环节,有效融入实践性教学的内容和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才能培养出具备综合音乐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一
、高师钢琴教学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由于缺乏可参照的培养模式 ,传统高师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更多的是参照甚至是模仿专业艺术院校的培养方案。尤其在钢琴教学中,对于技能要求的重视掩盖了学生理论素养的缺乏,尤其是实践教学的忽视,使学生偏离了师范院校音乐人才培养的 目标要求。虽然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钢琴弹奏水平,但在面对实践教学时却暴露出其在音乐视野 、内涵等方面的匮乏 ,甚至在授课示范及伴奏等方面显现 出实践性 的不足 ,最终造成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
首先 ,教学模式单一 。师生之间 、学生之 问缺少有效互 动和信息传达 ,既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也无法将教师的教学方法 有效地传 授给学生 ,最终学生 还是只能弹 ,不能 教 ,不利于学生 实际应用 能力 的培养和提高 。其次 ,教育观念不能及时转变,教学内容缺乏量化的执行标准。不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只注重钢琴的弹奏技巧和能力提高 ,忽视培养 目标对学生综合音乐素养的要求。由于对师范院校音乐人才培养 目标的认识不足 ,一些教师在教学 内容 中关注的重点 只有曲子的难 易 、技 巧的高低,对于学生音乐内涵的培养及配套的功能性技巧的锻炼略显薄弱。再次 ,缺少有 效的实践方式和方法 。学生在校期 间缺少必要的社会实践锻炼,或实践的途径缺乏实效性导致学生在毕业后不能达到教育培养的目标,而不能很好地胜任相关工作。
二、教学改革的实践性对策研究
1.明确培养目标和教学任务。高师钢琴教学的主要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综合音乐素养和教学能力的音乐普及型实用人才,而非音乐演奏专才。其任务是使学生成为具备一专多能,既要具备钢琴弹奏 、示 范的教学能力 ,还应具备从 事音乐教育的其他技能和理论知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明确区分主动能力和辅助能力的培养,不仅要重视学生技巧能力的培养,也要加强音乐理论 和文化 的学习 ,注重音乐视 野的拓宽 ,有 目的地将理论知识与演奏实践相结合,与舞台实践相结合,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
2.优化教育理念,创新教学形式,量化教学内容 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实践的主动性 。通过 “启发式”“互动式 ”“实践式 ”教学 ,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参与并积极探索。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教育效果的发挥也必然靠学生本身。教学中应该摒弃那种教育主人的姿态,抛弃那种“填鸭”的教学方式 ,有目的、有意识地给学生提供自由学习和发挥 的空 间,改 以由兴趣引导激发学 习热情 的方 式增 强教学效果。教师要积极转变教育理念 ,自觉地、主动地转换角色,要不断研发和掌握授之以“渔”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有意识地提高实践 性教学 ,如互动式 、讨论式 、开放式教学在正 常教学活 动中的 比重 ,把学 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教师应该 由知识 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指导者,要“变教为导”,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共同收集资料、共同参与教学,提倡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教学的钻研 ,激发 内在的学 习动机 ,营造 良好的学习氛围。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在实际教学 中建议将集体大课 、班组小课 、一对一授课相结合 ,有效地将宏观统一教学 、专题项 目研讨和个体差异指导有机地结合 起来 ,构建复合 型教学模 式 ,实现 因地制 宜 、因材施教 。教学形式应贴近学生年龄 和心理特点 ,把需要讲 授的内容融入实践性 的案例 中 ,避免理论性过强而影 响教学 效果 。可以针对学生不同阶段和时期 面临的共性 问题进 行分专题的讲解 ,讲 座的形式应该是开放性 的 ,教师应 以一种积极平 等的心态与学生进 行探讨和交流 ,也鼓励学生之间对相应 的弹奏示 范和技 巧进行互评 ,这样在增强学生参与性的同时 ,也 提高 了教学的效果 和质 量。在讲授新课前 ,提前让学生对于 即将要讲授 的某一 曲 目囤 !!!进行相关音乐文献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多听录音 ,有条件的可以推荐观赏相关的音乐会,鼓励学生在观摩和资料学习、分析的过程 中形成 自己的独到见解 ,允许学生在课 上提 出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并与教师积极地 沟通 和交 流 ,逐步培养学生 自主学习和独立解决 问题 的能力 。设计形 式多样 的教学互动模式 ,促 进学 生的学习兴趣 、提 高学 习效率。如合伴奏 、声部 编配 、弹奏示范 的点评或他评等互动的教学形式都会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有利于学生把对知识的接受和学习内化为能力和素质的提升。
高师钢琴 的生源 和教 学特点 ,必然 导致 教师和学生在短时间内背负较重的教学任务和压力,学生无法进行大量钢琴曲目的弹奏和相关知识的学习。因此 ,有必要每学期有目的、有计划地为学生选定 和布置具体 的学 习内容 ,要有别 于专业音乐 院校对曲目和技巧难度的要求 ,对曲目进行细致、科学、合理的选择和分配,为学生制定相应的精弹、选弹和泛弹曲目,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接触更多的优秀音乐作品,增强其对音乐的理解力和自身综合素质。
3.探索有效的实践教学形式和考核机制。实践性教学是高师钢琴教学成果得以提高的有效途径和重要保障。现实经验的获得离不开教学活动中的演奏、创作和鉴赏等实践环节,学生只有通过有效的实践教学活动才能具备感受、体验 、理解和欣赏音乐,不断拓展自身的音乐视野和综合素质。实践性教学可以尝试采用以下三种形式:第一 ,提倡互动式的课堂实践教学模式。
鼓励学生以教育主体的身份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体验教学内容,主动地表达 自己的独立见解,提高 自身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其示范和教学的能力。第二,构建校内音乐教学的实践平 台。组建学生的音 乐社 团,鼓励学生参加声乐伴奏 、器乐合奏及合唱伴奏等功能性音乐演出活动,提高学生功能性技巧的实际应用 能力。第三 ,鼓 励学生参与社 会性 的实践 教学锻炼 。
积极尝试开放式的实践教学,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 ,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当地中小学的音乐教育活动 ,把当前的钢琴及音乐素养的学 习与当前 音乐教学 的实际需要紧密地联 系在一起 ,并能对未来的工作要求有较好的预见性。
科学有效的考核制度是确保实践性教学活动成效 的有力保证 。考核 不仅 仅是 对分数的看重 ,更是对实践教学秩序的保证和教学质量的检验 。对学生实践能力 的考核是督促和检验学生实践教学 能力 的有效手段。应对不 同阶段 、程度 和年级的学生采取符合实际的、形式灵活的考核方式。例如,可以采取钢琴视奏比赛、实践授课、声乐伴奏等模式进行灵活的考核,对于考核过程采用教师评价 、学生互评等形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参与深度 ,避免 因考核形 式的呆板性 、固定性而流于形式 。
综上所述,当前高师钢琴教学要在体现“师范性”上下工夫,以实际需要和培养目标为中心开展教学和实践活动,不断探索新 的教学模式 ,在实践与创新中不断总结经验 ,摸索出一条具有高师特色 的钢琴教学之路 。匦l[参考文献][1]王克 中等学校音乐教学法 [M].北京 :人 民音乐出版社,2006.[2]傅敏 傅聪 :望七 了[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 出版社 。2004.13]李德隆.高师音 乐教育学概论 [M]上海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6.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