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省质监局内部控制之会计学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424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会计论文,本文以 S 省质监局为例,通过对它的情况进行介绍和分析,关注其内部控制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存在的缺陷,分析其单位层面与业务层面存在的内部控制方面的问题,指出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结合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现状,提出了相关建议。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社会法制体系建设与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一同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人民的生活水平与自身修养的不断提高。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时代已经悄然到来。如今的信息传递载体越发普及,各类信息的传递越发迅速,使得公众的法制意识与维护自身权利的意识不断深入,行政事业单位业务方面及管理层方面的越来越多的问题变得透明,此时政府对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管理的问题刻不容缓。由于之前的规章制度的不健全,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比如腐败贪污、不作为、乱作为等不良现象不断暴露出来,这不仅影响了行政事业单位的对外公众形象,还让公众失去了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信任。进行内部控制建设的改革是我国在加速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必经之路,同时也能凝聚民心,建立良好可信的行政部门公关形象。政府方面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无论是新一任的政府领导班子就任后加强对于腐败贪污等问题的惩治力度,还是财政部发布的财会〔2012〕21 号《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下文简称《规范》)等措施,这些都表明了我国已经逐步开始着手于行政事业单位制度的改革。一套完善的行政事业单位内控体系可以对单位的领导者或管理者进行有效约束,从而提升工作效率、服务效率、管理效率等,提高预算管理水平,降低或规避风险,为各项行政工作进程的快速开展奠定基础。
虽然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学者投身于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及完善过程中,但是我国在内部控制建设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依然存在,体制改革的道路任重而道远。只有不断的学习并借鉴发达国家优秀的地方并加以改进,才能建立与我国国情相契合的内控制度。自 2014 年财政部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实施《规范》以来,确实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具体成果比如腐败问题明显减少、建立健全了行政问责制度、规定了预算信息及三公经费等财务信息进行网上公示等。通过学者及上层管理者们的不断完善、补充并进行修改的政府规章制度的引导,帮助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体系变得更加完善,并逐步形成以新型的内部控制管理理念进行单位治理的良好格局。
...........................

1.2 研究意义
加强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让单位各个公共部门的职能被进一步明确,这可以加速行政事业单位公共服务理念的落实工作,提升自身工作能力与效率,从而影响并加速服务型行政事业单位的改革发展进程,从而在本质上带动我国政治、经济乃至文化方面的发展。
自从 2014 年《规范》开始实施以来,虽然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依然不算十分完善,与国外乃至国内企业相比依然有不足之处。本文进行了对 S 省质监局所应用的内部控制进行分析及研究,进而探索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的存在的问题,得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一般性结论及改进对策。构建出准确、合理、适用于我国国情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模式的改革以及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根据现行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不同于以往的只讨论内部控制整体存在的问题,而是以 S 省质监局为研究对象,在了解内控制度规范的基础上,通过对它的情况进行介绍和分析,关注质监局内部控制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存在的缺陷,指出质监局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并结合 S 省质监局的实际情况提出改善建议,提高其管理效率,使其能够更好的服务于公众。希望能够由 S 省质监局出发,对我国其他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健全方面做出一点贡献。
........................

第 2 章 内部控制相关理论

2.1 内部控制的定义
在内部控制发展的过程中,内部控制理论的定义已经经过了多次变化,从无到有,由简单到繁琐,由浅到深。最早的内部控制仅仅局限于会计层面。2012 年国家颁布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中明确规定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指单位为了实现控制目标,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22]。”所以内控实际上是一种过程,企业较为注重战略目标,而行政则更注重预防和管控。

由于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管理者开始将企业的经营权和所有权相互剥离,因此内部控制逐步也拓展至财务范围以外。1958 年美国会计程序委员会发布的审计程序说明内部控制主要包括会计和管理。1988 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审计准则,其将内控拓展为环境控制、内部监督和会计系统。1992 年,COSO 委员会把内部控制从五要素方面定义。2004 年,COSO 委员会又将内部控制要素扩展到八项[23]。而这也成为最普遍的定义。
........................

2.2内部控制的框架
(1)内部控制环境
行政事业单位想要加强内部控制,最重要的是进行内部环境的控制,内部控制环境可以看做是单位内部控制的外部框架,一切控制都离不开内部控制环境。管理结构、部门设置以及管理目的等都属于单位内部控制环境的范围。这当中又以管理结构的建立为核心,需要部门之间既要分工合作又要互相牵制,让单位的各部门都担负起内部控制的责任。若有不相容岗位的负责人进行暗箱操作,渎职违法,会给企业及单位内部控制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内部控制环境孕育出组织文化。组织文化方面,行政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在根本上就有所不同,企业的建立是为了经营盈利,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其经营过程中长时间积淀,以此积聚起来的有关企业的经营主张和公众形象,这也是在得到必要的经济利益之后对精神层面的更高探求,有利于企业员工发挥积极性与主动性,最终目的是推动企业发展进步。组织文化是企业经营中重要的一部分,但这并非是企业必须具备的要素[24]。但行政事业单位是服务型机构,他们面对的是广大人民群众,因此要求他们不留私心,全心全意的为人民群众服务,切实做到安分守己,奉公守法,这些才是行政事业单位员工应该追求的目标,也是单位组织文化的最终目的。只有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行事,秉公办理,才能杜绝权利的滥用、改变可能出现的种种官场上的不良现象。为此,国家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精神文化建设做了硬性要求,以保证行政事业单位能够认真履行职责,加快服务型政府及行政事业单位的建设步伐[25]。

单位加强内部控制环境建设除了可以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外部框架,同时也可以推动组织文化的建设。企业与行政事业单位在组织文化的构建上差异不大,若该单位的组织文化足够出色,那么就会吸引更佳出色的人才加入。单位员工的综合素质对内部控制环境有着重要影响,优秀的综合素养与控制环境共同作用,既能帮助员工在工作上取得进步,也推动了单位的发展[26]。

单位组织文化特点包括以下内容:1)意识性。组织文化是组织内构成者的思想意识的反应,反映了集体的行为方式与价值取向。2)系统性。共享理念、组织追求、行为要求等共同构成了组织文化,这些构成因素互相关联,不可分割。3)凝聚性。组织文化对其内部构成个体的行为方式与思想态度有着决定性作用。4)导向性。组织文化从根本上对组织内部的行事标准和观念态度进行要求,这样也对组织内部个体产生长久的影响。5)组织文化的可塑性。组织文化并非与生俱来,它是组织在其产生与进步的历程中经过积淀和提炼而成的,组织文化离不开人的贡献,因此,只要人愿意付出努力,就可以推动组织文化的发展进步,组织文化也会因为内部因素或外部环境的改变而进行发生改变。6)长期性。由于组织文化的形成需要长期的积淀,期间还要不断进行提炼改造,因此若要对组织文化进行改造,就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

第 3 章 S 省质监局概况及内部控制内容.................................. 15
3.1 S 省质监局基本情况.......................................15
3.2 S 省质监局内部控制现状..................................... 16
第 4 章 S 省质监局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25
4.1 单位层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5
4.1.1 内部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25
4.1.2 风险评估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25
第 5 章 完善 S 省质监局内部控制的建议............................ 36
5.1 完善单位层面内部控制的建议........................................36
5.1.1 完善内部环境方面的建议.....................................36
5.1.2 完善风险评估方面的建议.............................36

第 5 章 完善 S 省质监局内部控制的建议

5.1 完善单位层面内部控制的建议
5.1.1 完善内部环境方面的建议
(1)健全岗位轮换机制
各个处室实行岗位轮换制,首先将岗位细化,让员工随机轮换至其他人所作的工作中,来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由部长随机分配任务,不让员工自己选择,以此减小员工间因长期任务分配不均而导致的不满情绪。
(2)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管理监督体系
以完善的内部控制管理监督体系来最大程度减轻人情带来的影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需要单位内部各个部门的协作来共同完善并执行。S 省质监局为了推进内部控制建设工作进程,加强对内部控制建设工作的领导,需要成立内部控制建设工作小组,由局长任组长,由分管财务工作的副局长来组织内部控制建设工作,各处室管理人员组成成员,共同维持并运行内部控制管理监督体系。机关党委办公室则负责内部控制的监督工作,及时发现并指出内部控制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和薄弱环节。S 省质监局必须形成以最高管理人员承担总责、下属管理人员进行事项的管理及传达、单位组织成员进行协助、主要负责处室主要进行实施的模式,全力支持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进行。
...........................

第 6 章 研究结论与不足

6.1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