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府开展生命教育重要意义及方法探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6197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第1章绪论


1.1选题背景及意义
教育是立国之本,对大学生的教育关系到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命脉。但是近年来有关大学生生命事件的报道越来越多,大学生自杀或者伤害别人的案例层出不穷,在高校实行生命教育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所谓生命教育其实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中对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教育,对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于2010年1月29日,发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其中指出:“要着重进行安全、国防、可持续发展以及生命等方面的教育。使学生能够具备德智体美劳的综合素质,变成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能够以更强大的能力为社会主义发展添砖加瓦。”另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 16文)中也强调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②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着抗压能力差,不能正视困难和挫折,同时又对生命比较漠视,不能够充分认识到生命的价值的问题,在此突出的高校学生群体问题背景下,在高校幵展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就显得异常的重要和迫切。在当前这个开放的社会经济氛围下,新一代的高校学生面对着越来越多的社会压力和形形色色地诱惑,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健康全面发展造成了 一定的威胁,使得大学生容易产生一些情绪和心理问题,甚至使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扭曲。而处于求学阶段的高校大学生普遍面对压力从承受到处理能力都欠成熟,加上对生命价值认识不够,从而容易引发一些涉及自己及他人生命安全的事件,例如2010年“药家義杀人案”,2013年发生的复旦大学学生黄洋宿舍被投毒和“南昌航空大学宿舍腐尸案”等生命事件,不仅对高校教育效果产生负面效应,对社会公共秩序及国家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也是重大的。
……….


1.2国内外生命教育研究现状
国外对生命教育开始进行研究起始于二十世纪初的美国,此后西方国家基本都开始了生命教育的研究,并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果。生命教育在最早研究的时期是被称为死亡教育,后来逐渐被称作生死教育,一直到今天被美国教育学家杰.唐纳?华特士称为生命教育。他于20世纪60年代在生死教育的基础上将其意义深化和扩充,生命教育这个理念幵始逐渐出现在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当中。杰.唐纳.华特士的主要教育目的和理念是为了使得学生能够理解生命的意义,懂得去享受生活、乐于生活,并且要对社会物质的诱惑有一定的抵抗能力,要能够坚持自己内心的真正信念。经过他的不懈努力,“阿南达学校“于1968年成立,他也逐渐有了自己独有的生命教育的教学体系。当前,美国在对生命教育研究的方向主要是大学生品格、迎接挑战、情绪调整等二方面。除了美国之外,其他国家对生命教育研究的进展也相当顺利。由澳洲于1979年创立的生命教育中心现已归联合国非政府组织统一管理,并成为其中的重要成员之一。其开展的主要作用是预防药物的滥用、艾滋病的传播以及暴力的泛滥。英国政府对生命教育的研究也非常的重视。自从生命教育传入到英国以后,英国政府就开始非常认真的对待,特别是针对青少年群体开展了有效的生命教育。青少年对于国家来说,是明天与希望,如果他们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对国家的未来就是一种十分重大的损失。英国政府通过生命教育培养了广大青少年的坚强意志,在遭遇挫折时能够勇于面对,使得青少年的道德文化水平在整体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生命教育开始传入亚洲是从日本开始的,日本著名的教育学家谷口亚春在1964年开始提倡进行生命教育。而生命教育在日本被普遍重视则是在1989年。当时在其教学的安排中,日本注重增强学生对生命的认识能力,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尊重自己和他人,让学生心理更加的健康和阳光。
……….

第2章生命观教育概述及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意义


2.1生命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关于"生命教育”理念的最早提出人,学界相对统一的认为是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他在生命教育方面有着诸多理论,同时也从多方面入手进行了大量实践。1968年,在美国加州之北的内华达山脚下一个丘陵地带,他创办了名为阿南达智慧生活的学校。他依托这个学校大力提倡生命教育的理念,并进行了深入实践。梵语中"阿南达”指的是喜悦,同时,还是其印度的导师,即雪莉?阿南达莫提吉这位瑜伽大师的名字。通过这个词,华特士向世界宣扬着自身的生命教育理念。在这个薪新社区内,人们生活就是学习,生命是身心体验的过程,每个人都渴望通过它来摸索到生命中根本性的原则,并以它来指导自己与他人的生活。1986年,华特士写作出版了《生命教育:与孩子一同迎向人生挑战》,这本书对学校教育的内涵予以了扩展,他指出教育不仅是书本知识的传授,还是生命体验的重要过程,将这两者相融,才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在这一过程中,应该让身心与精神都充分参与其中,并将其定义为教育中必须存在的必备元素。“在此,学生们的学习内容是如何在现实中生活,并非仅是如何就业,如何完成职业的选择;学生们需要明白怎样生活才能充满智慧、最大限度的获得快乐,并非事与愿违的活着;最重要的是,他们不会将权与钱当成生活的终极目标”。?身为日本学者的谷口雅春的著作《生命的实相》于1964年出版,他肯定了生命教育具有的重要意义。
………..


2.2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意义
展开生命教育正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同时也是教育的最高追求。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是回归教育本质的需求,更是教导高校学生能够对生命充满敬畏,以尊重的心态看待一切问题,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需要。第一,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近年来,大学生的生命意识淡薄的现象日趋严重,这与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因此,对高校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课题,并不断受到社会各界的深切关重。泰戈尔说过:“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类传递生命的气息。”对高校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让他们能够从深层次理解生命的不可再生,生命的可贵,并能够爱护自己的、别人的生命,在这一过程中,学会享受与用心体验,并不断完善与超越自身的生命价值,同时把自己的热情与社会发展相融,不断确立积极的人生观,能为他人与社会而服务,同自然界的一切生命能够形成良好的互动,通过大家的生命力的集合,从而使整个社会充满能量与爱心。
………..


第3章高校生命教育旳现状及问题分析........12
3.1高校生命教育的现状......12
3.2高校生命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14
3.2.1传统教育理念的制约......14
3.2.2有效制度保障的虚化......15
3.2.3生命教育研究的薄弱......15
3.2.4生命教育实践的缺乏......16
3.3高校生命教育存在主要问题的原因分析......17
3.3.1大学生群体对生命教育的关注度缺乏......17
3.3.2高校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重视度不够......18
3.3.3社会大环境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漠视......19
第4章构建大学生生命教育体系方法探究......21
4.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丰富生命教育的内容......21
4.2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队伍建设......25
4.3拓展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途径......26
4.4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生命教育理论......32


第4章构建大学生生命教育体系方法探究


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滋生大学生个体生命的成长,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延长”大学生的实际生命时间,人生观、价值观能够引导大学生走入社会中积极的面对就业,能够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生命意义探索和人生价值探索中去,在不断的自我超越中提升生命质量和生命层次;其次,大学生生命教育能够拓展大学生的生命空间,人是社会存在的个体,个体离不幵社会,人在社会中的交往、繁衍等一系列的活动,就构成了人的活动的生命空间。大学生生命教育不但关注大学生自身的发展,同时,还积极的把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和生命价值投入到集体中去,投入到社会价值中去,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能够实现社会价值。生命教育不是单一的说教式的方式,需通过切实的生命教育活动,不断创新生命教育形式,拓展生命教育内容,才能优化大学生的生命状态,调动大学生的生命活力,强化大学生个体保护和珍惜生命的意识,增强驾驳自身生命和人生命运的能力。敬畏生命、珍惜自我。
…………


结论


大学生命教育是通过生死教育、人格教育、人文教育、性情教育,帮助学生领悟生死、提升人格、拓展人文、开发性情,进而发掘、培养、提升大学生的智慧,即开发大学生的生命潜能、优化大学生的身心素质、实现学生们的自身价值。生命教育想要达到的效果是不让个人活动出现损人不利己、危害社会的行动,树立个人阳光向上、自强不息的生命价值理念,增强其和他人交流、沟通,和自然与社会融合的良好关系能力。生命教育的终极目的是要建立生命和人生的美好,促进身体和心理健康向上。生命教育当然是要促进个体生命在身、心、灵各个层面都趋于美好并进而实现全人生命的美好。这种"美好”,是尽可能让我们的“心"指向“灵”,然后再以“灵"来引领我们的“身"、“心“。生命教育作为有着较强系统性和复杂性的工程,想达到良好的教育目的就要具备优质的学习培育、家庭的和睦、和谐的友邻关系以及正面良好的社会环境等,唯有各方面共同合作,才会实现理想、满意的教育目的。
…………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