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授课学生发问能力的培养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3697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1 绪言

著名的南宋理学家朱熹在四岁时,父亲就是他的老师,有一次他指着天问其父:“那是什么?”父亲说:“这是天。”他又问:“天上有何物?”其父亲非常吃惊,因为他从中发现了自己孩子身上善于思考、勤于发问的精神。我们想想,几乎每个小孩小时候便会开口像教育学家朱熹一样询问家长不同的问题。中国从古至今崇尚儒家思想,所以渐渐形成了谦虚谨慎的学习态度。中国的父母一听小孩子问一些毫无边际的问题,大都会选择不解释,表现出不耐或者直接批评。这样导致中国的孩子从小到大,变得逐渐沉默、不爱问问题、惧怕问问题。中国是一个很爱面子的国家,问问题似乎让他们显示出了自己的无知,孩子也是如此,他们害怕丢了面子,所以不擅长、不习惯发问。 作为一名研究生,我不仅学习书本理论知识,同时也参与了社会实践,担任成都某中学的代课老师,在此期间任教高中的物理教师。这段时间的经历使我认识到学生能够好问的巨大作用——无论是对于教与学,对学生自己的工作还是生活。我最常听到的一些问题是: “为什么我要有那么多问题?” “我该从哪儿着手寻找问题?” “我该问哪些程度、哪些范围的问题?” “不喜欢问问题的学生会不会将物理学好呢?或者如何将物理学好呢?” “如果问的问题老师不解答,我该怎么办呢?” 曾经有个学习上非常认真的学生在高三时,跟我说:“张老师,我现在时间很紧,老师不停地让我练题,可是很多知识点我都不懂,虽然老师叫我每天复习,背公式、背定律,确实我能很熟练地运用老师教的方法解决问题,可是我不知道为什么要用那种方法去解决?为什么明明有两种方法和定律可以解决同一个问题,答案会完全不一样呢?”
.........

2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生理学和心理学基础
所以,虽然在课堂上他们希望教师喜欢自己的一言一行,但是希望回答问题即使错了不受到歧视侮辱,希望受到别人尊重的的态度。随着年龄的增大,学生的自尊心会越来越强,到高年级时它成了自我意识中最敏感的部分。为了得到别人的承认和重视,他们喜欢争强斗胜,以各种方式表现自己,一旦学生感受不到这种尊重,觉得自己被老师所忽视,或觉得自己在集体中处于可有可无的位置,就会以不当的方式,去寻求满足。当这种方式是会受到社会、学校、老师的批评时,他们自尊心便无法得到长期性的满足,他们会抛弃掉积极向上的心态,不思进取。 为了有效防止学生出现心理上的阴暗面,笔者认为对高中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是恰好基于适应这个时期学生心理发展需要的,当学生习惯了通过提问将自己的各方面问题得以解决和抒发的时候,他们便不容易产生“有话无处说”“有话不好说”的情况了。

2.2 教育学基础
“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在班杜拉看来“人的行为是受到两个因素影响或决定的:一个是行为结果因素即强化,一个是行为先行因素即期待”。“班杜拉将期待分为两种。如果个体预测到某一特定行为会导致某一特定结果,那么这一行为就可能被激活和被选择。”2例如:学生知道了自己只要上课认真听讲,就会获得他所希望的好成绩,他可能会认真听课。当学生以内在需求为动力主动学习的时候,问题自然生成,老师才会善加引导。 班杜拉认为观察是最基本的学习过程。人们可以通过观察他人行为及其结果而学习,并不需要出了车祸才知道遵守交通规则的必要。他否认了个体必须通过操作性程序才能形成行为的事情,他认为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从而能学到新的行为反应,并且能熟练应用于自身。

3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现状调查及分析.............................................14
3.1 调查目的.......................................14
3.2 调查方法及内容........................................14
4 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途径..........................................................21
4.1 基于学生掌握的知识,接通新旧知识之间的链条 .......................................21
4.2 提问表格法——为学生提问能力做好铺垫.................................................24
4.3 实验法——高中物理教学中提高学生提问能力的关键 ............................25

4.4 奖惩加分减分法——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自主性 ......................................................27
5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培养的实施成效....................................................29

5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培养的实施成效

刚开始实施计划时,学生上课气氛沉闷,往往老师问一个问题,下面鸦雀无声,一双双眼睛全只是看着老师,有些学生故作深沉不理会老师的问题,也有些学生想要回答问题,可是没有举手。还有些学生不知道老师问的该怎么回答,很茫然。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实践后,我发现他们上课时不仅能够不过分“爱惜”自己的“脸面”,踊跃地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还能够学生之间互相合作交流与辩论,思考问题出现后应该怎么解决、思维出问题在哪里、应该如何继续等等。这个时候,全班同学变得热情洋溢,特别集中注意力,在老师的引导下,翻阅课内书籍和查阅网络资料,理清思路,问题就解决了。如果老师对问题“只启而不答”,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很快便降低了。所以,笔者对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十分重视,以各种方法来尽快让其解决疑难。
..........

6 研究结论与反思

6.1 研究结论
本研究利用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以及归纳总结的方法,初步讨论了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培养的一些可行性途径。这些方法既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地位,也充分体现了教师作为“引导者”所背负的责任。通过教师合理地对学生采取有效的提问,学生不仅能够对学习产生更浓厚的兴趣,还对克服问题会产生兴趣,也鼓励了学生头脑中的自我生成的创造能力,使学生提高了面对权威也能够产生质疑的勇气和能力,使学生对新旧知识的理解能力也能“更上一层楼”,最终达到举一反三,迁移到实际生活中来,实现理论与实际的循序渐进的融合过程。 但是本课题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的范围仅限在成都市一所中学的高中部分班级中,这使得更进一步扩大调查实践成为一种必要,这样才能尽量避免自己对该课题的研究比较片面化。同时,由于笔者本身所学所知非常有限,唯恐不能将该课题的各方面(包括理论和实践探究)探究非常透彻。特别是针对如何培养高中学生提问能力的相关途径还需更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6.2研究中的反思
基础知识非常扎实的学生,鼓励他们多提问题,鼓励他们自己开动脑筋思考,帮助学生采取实验验证的方法或是从各种资料上寻找解决途径或者老师和学生共同完成某项课题来达成解决问题的目的。而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首先应该是帮助学生对书本内容进行深刻的理解,学会对书本知识的迁移和基础运用。而这两种类型的学生,提出的问题难度是分阶段性的。所以老师在上课时,要照顾到自己提出的问题能够使基础知识扎实和薄弱的学生都能得到收获,所以老师提问的技巧要求较高。纵观各个高中老师的提问方式,总结起来:以基础问题为主导出现在前面,以延伸型问题为压轴性题出现在后面。笔者非常认同这种方式。因为教师上课以复习基础知识为先,可以调动大部分同学的积极性,以梯度高点的题型收尾,可以引发学习方面优异的学生在所学内容上的深刻思考与探究。
...........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