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出口复杂度可以从产业层面和国家层面来全面度量一国出口贸易的技术结构,为客观描述宏微观层面的一国出口技术水平和结构提供新的思路。本文通过对我国制造业出口商品的复杂度进行测算,并深入分析影响出口复杂度大小的因素,并根据实证结果给出如何提升出口复杂度的建议,这对于我国制造业出口贸易的发展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而通过改善出口商品技术结构,有利于促进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改善,加快贸易方式的转变,减少外贸冲突、国际摩擦,提高我国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探究我国制造业出口商品技术结构是否得到改善,哪些类型产品得到改善。这对于了解我国各类出口产品的生产技术水平以及其在国际上的地位,指导我国出口贸易政策的走向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对影响因素的分析,为研宄我国制造业出口的改善提供了新思路,明确各因素的不同作用,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出口复杂度水平的提升。而促进出口复杂度的深化、提升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有利于改善我国生产资源的配置效率,摒弃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我国经济良好发展。
......................
1.2研究思路与内容
1.2.1研究思路
本文结合相应的理论分析我国制造业出口现状、制造业出口复杂度水平,通过分析出口规模大小与出口复杂度水平高低了解我国制造业真实的出口情况。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状况构建合适模型,选取相应的实证方法对影响我国制造业各因素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以及启示。
本文在对出口复杂度这一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通过综述国内外有关出口复杂度研究的相关文献,明确了本文研宄的理论意义。其次,对我国出口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结合联合国贸易数据库中的出口商品数据,将商品按照我国制造业行业进行分类,利用数据对比分析我国出口规模的状况以及我国制造业各行业内部状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计算测度我国以及各国的制造业出口复杂度水平,并分析我国制造业细分行业的出口复杂度状况。通过数据结果分析我国制造业出口中所存在的问题,因此需要探讨可能影响出口复杂度结果的原因。通过理论支持得出可能会对出口复杂度产生影响的因素,并分析其影响的主要途径。为了验证各因素对出口复杂度的影响程度大小,将进一步通过实证分析来验证之前的推测,在对制造业整体回归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不同要素密集型行业的分组回归。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的结论,结合我国当前发展的国情,对如何提升我国制造业出口复杂度水平进行了思考。研究思路如下所示:
...........................
2我国制造业出口现状分析
2.1我国制造业出口概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出口发展态势愈发迅猛,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也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全球化发展进程。国家对出口贸易的支持,一系列贸易措施政策的颁布与实施,为我国制造业出口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同时制造业的出口发展也为我国经济的增长提供了一定的支撑。随着出口贸易的不断发展,我国更加积极融入到全球发展的大潮流中去,通过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不仅发展了我国外贸的规模,更不断改善着外贸的结构,同时使得我国制造业出口贸易实现了突破性发展。
我国制造业出口额从2005年的7269亿美元上升到2015年的21857亿美元,增长了2倍,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12.6%。2007年我国制造业出口额突破1万亿美元,达到11769亿美元,同比增长26%。在良好的发展态势下,2013年更是突破2万亿美元大关,达到20973亿美元。从整体上来看(图2-1),我国制造业出口规模呈上升趋势,但其中2009年与2015年均出现下滑现象。2009年由于受到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同比下降16%,2015年有可能受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同比下降1.3%。我国制造业出口规模虽然不断扩大,但增速有所放缓,甚至到2015年出现负增长现象。
........................
2.2我国制造业出口商品结构分析
本文选取的制造业出口数据来自于UN Comtrade数据库,由于该数据库并没有直接的制造业各行业出口详细数据,根据盛斌的方法,将SITC三分位数货品分别归入到相应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4754-1994中30个制造业2位码大类行业中。盛斌将制造业中的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合并为“食品制造与加工业”,而其他制造业、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我国相关出口较少且数据缺失严重,故予以剔除,因此本文将主要分析这27个制造业行业的出口状况。这27个行业分别为食品加工和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加工业、纺织业、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家具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印刷业记录媒介的复印、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橡胶制品业、塑料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延压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延压加工业、金属制品业、普通机械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
3.11测算方法的选择与数据来源........15
3.1.1测算方法.........15
3.1.2数据来源............15
4我国制造业出口复杂度影响因素及实证分析............27
4.1我国制造业出口复杂度的主要影响因素............27
4.1.1技术创新能力...........27
4.1.2外商直接投资...........28
5主要结论与启示.......40
5.1主要结论........40
5.2主要启示........41
4我国制造业出口复杂度影响因素及实证分析
4.1我国制造业出口复杂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我国制造业出口规模虽然庞大,但我国制造业出口复杂度水平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制造业内部各行业差距较大。因此,本文需要进一步探讨究竟是何种因素造成了这样的结果。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可能影响我国制造业出口复杂度的因素。考虑到出口复杂度的本质是技术水平的体现,本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4.1.1技术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国不断发展的动力,是一国不断进步的源泉。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了“创新理论”并与之后不断完善,他强调生产技术的革新和生产方法的变革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至高无上的。并提出了五种创新情况: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资源配置创新、组织创新。熊彼特指出创新是生产过程中内生的,资本、劳动力的投入并不是导致经济变化的唯一,而内部体系中发生的创新对经济的影响不可忽视。且创新是一种“革命性”变化,也就是说创新具有突发性与间断性的特点,不是一成不变的。同时认为创新的同时就意味着毁灭,新事物的出现会慢慢不断代替旧的事物,直至旧事物得以淘汰。而此种创新是必须能够创造出新的价值的,如果创新发明没得到实际的使用则在经济上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另一方面,经济发展的本质需要创新,熊彼特将经济分为“增长”与“发展”两种不同的情况,认为由人口与资本导致的经济增长是不能够称之为发展的,它本质上只是没有新现象出现的,只是同一种事物的不断适应过程。技术创新亦是如此,不管哪种类型的技术创新,只要通过一系列商业转换都可以转化成经济效益。
......................
5主要结论与启示
5.1主要结论
第一,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出口规模不断扩大远超发达国家,但制造业出口复杂度水平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且各行业内部差异较大。本文通过盛斌的方法各商品出口由将SITC分类转换成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在此基础上,根据Hausmann出口复杂度模型,测度了各国制造业的出口复杂度以及我国27各制造业细分行业的出口复杂度水平,并根据要素密集度的不同将各行业进一步分成三组进行观察。通过联合国贸易数据库的出口数据发现,我国制造业出口规模在2007年后就一直位居世界首列,到2015年已经远超位列第二的国家。庞大的出口规模是否就意味着我国制造业水平已经遥遥领先?答案是否定的,通过分析我国出口复杂度的水平发现,我国制造业出口复杂度虽然超过了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但是远低于样本平均水平以及发达国家平均水平。通过研究发现,在制造业内部,劳动密集型出口复杂度水平偏低但所包含行业多,占比较大,而资本密集型行业也相对偏低。另外,我国出口复杂度说整体呈上升趋势的,也说明我国出口技术水平处于一个不断上升的地位,但是增长仍然缓慢。总的来说,从出口“质”的角度,我国制造业出口处于世界中下游水平,制造业仍处于国际价值链的低端,但发展潜力较大,制造业出口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参考文献(略)